2)第54章 一家亡一家兴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衙门,王宁安跳着脚大骂,老子替大宋养马,你们送我三百顷五百顷能怎么样?真是抠门透了!

  不管王宁安怎么抱怨,包黑子和公孙策是不会在乎的,他们一直都很忙。

  包拯把崔家的家产变卖,金银宝贝直接解送京城,早已入不敷出的太仓难得来了笔意外之财。

  大臣们的过年赏赐都比平时多了一成,连带着禁军士兵也多了500文。

  吃人家嘴短,哪怕和包黑子不睦的大臣也不说他什么,甚至有人保举包拯接瀛洲知府,官升一级。

  赵祯也很欣赏包拯,只是沧州的乱局还要收拾,暂时被压下来,不过想来很快包黑子就要挪动屁股,换一个新职位了。

  在离去之前,包大人是不会给继任者留下麻烦的。

  他抓紧时间处置崔家一案,崔钰、崔钟两兄弟勾结辽国,大肆走私,囤积人马,图谋不轨,被判了斩立决。

  抢在过年之前,人头落地。

  通判杨雄因为崔家牵连,被罢黜官职,责打八十,发配海南充军。这时候的海南可不是后世的度假胜地,而是真正的蛮荒之地,烟瘴之乡,杨雄岁数也不小了,只怕这辈子都没法回来了,只能客死异乡。

  其余崔家和杨家的人,也没有什么客气,或是充军,或是卖入青楼,或是被贬为奴。总而言之,是从天堂落到了地狱。

  ……

  崔家落到今天,王宁安也算是半个罪魁祸首,不过他却没有什么负罪感。毕竟各个时代的法则不同,崔钰罪行累累,祸及家人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最重要的还是赚钱大业!

  王家眼下有了几个来钱路子,首先就是海丰酒楼,经过王宁安的培训,向好已经能熟练掌握炒菜,小毛子几个也突飞猛进,沧州地处边疆,民风剽悍,不像京城满是达官显贵,菜肴务求实惠量足。

  红烧肉,酱大骨、炖羊肉,是海丰酒楼三大主打菜肴,不光城中的百姓,就连厢军的军头,牢城营的营头也会经常光顾,生意很不错。

  每个月大约能赚200贯左右。

  至于起家的面条生意,已经从海丰酒楼剥离出来,专门在酒楼对面成立了一家平价面馆,三间门脸,两间摆放着桌子,供食客吃面。另外一间出售半成品,百姓可以买加工好的面条,还有羊油酱包,蔬菜可供选择。

  面馆针对平民百姓,还有乡下的农民,吃面的人很多,赚的钱很少,每月只有区区十几贯钱。

  向好甚至建议把面馆关了。

  不过王宁安拒绝了。面馆赚多少是次要的,关键是面馆每天要采购十几石白面,还要请二十个送面的伙计,能解决村民粮食外销还要年轻人就业的问题。

  哪怕是赔钱,王宁安也要撑下去的。

  更何况有了平价面馆,才有海丰酒楼的名声,二者相辅相成,人要是忘了本,只想着赚钱,离着倒霉也就不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