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0章 高徒出名师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昌朝和文彦博等人脸色狂变,却谁也没法阻止赵祯,只能继续听下去。

  “吏治、财税、田亩、河工、军制、边防、海贸、教化……处处弊病,朕每每思来,夜不能寐,食不甘味。”

  “然则天下纷扰,也并非没有作为。”赵祯不由得挺直了腰板,显得神采奕奕。

  “两年之前,朝廷举倾国之力,调动数十万大军,一举收复幽州,重创契丹!乃唐末以来,对契丹作战的最大胜利,光复故土,500万汉家子孙重新归于祖庙,骨肉团圆,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听到这里,大家伙才明白,敢情是欲扬先抑。如果没有幽州的大胜,赵祯没有胆气坦诚问题。

  很快,皇帝的语气又沉郁起来。

  收复幽州之战,朝廷发行债券,前后借了5000万贯,过了两年,还在背负巨额利息,负担沉重。

  为了构筑长城防线,必须要选练精兵,择机收复云州,覆灭契丹,还有西夏,河套地区,西域故土……

  赵祯罗列了一大圈,相公们都惊呆了,我的陛下啊,你的心怎么这么大,什么都想拿到手里啊?

  赵祯却不理会宰相们的惊讶,他激动站起身。

  “朕年近半百,或许完不成如此伟业,可朕相信,你们这些年轻才俊,都能看到这一天,而且你们也会为了中兴大宋,贡献出自己的才智忠诚!”

  “朝廷论才大典,就是要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众位爱卿,你们年纪轻轻,有热血,有冲劲,朕很想看到你们的高见!”

  ……

  赵祯的一番话,等于是给殿试定了调子,以往那种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文章绝对不行了,想要好名次,必须拿出真知灼见!

  不得不说,最近的几年,赵祯变化很大,甚至让诸位相公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王宁安倒是觉得很正常。

  历史上的赵祯没有儿子,年老体衰,得过且过,才不愿意惹麻烦。

  如今的赵祯,儿子越来越大,每次王宁安都能发现,赵祯看儿子的目光,简直就跟火一样,小太子就是他生命的延续!

  再有不可忽视,幽州一战,打出了赵祯的自信,原本觉得是一座大山,真正做起来,最多是个土丘。

  有了动力,又有了自信,当然干劲十足。

  通常殿试会有三道题目,一首诗,一篇赋,一道策论。

  这次赵祯破天荒,只出了两道题,一首诗,一篇政论!

  显然,诗不过是检验文才,真正值钱的就是那篇政论,谁能做得好,就能成为今科的状元!

  从上午考到黄昏,士子们全都交了卷,然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等待最后的宣判。

  大苏腿最快,自从上次很不义气地抛弃了二苏和曾布之后,他就成了全民公敌,六艺的小伙子们抓到他一起,就海扁一次,绝对不留情。

  弄得苏轼跟过街老鼠似的,能溜就赶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