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章支持葡萄酒产业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爵阁下,您的要求会得到执行的”,班宁恭敬地道。

  “希望你们都能在刚国成就一番功业”,君士坦丁殷切地对这两人道别。

  看着渐渐远去的轮船,君士坦丁在码头久久伫立。

  “公爵阁下,我们该回去了”,施密特提醒道。

  君士坦丁转身登上马车,车队缓缓行驶在街道上。

  来到首相府邸,君士坦丁走进首相特里库皮斯的办公室中。

  “首相先生,我这次来,是想和您商量希腊的义务教育的问题”,君士坦丁直抒胸臆。

  特里库皮斯从办公桌前站起,引导君士坦丁坐下。

  “需要议会的配合?”坐在会客沙发上的特里库皮斯首相问道。

  “是呀,您也知道,最近几年欧洲各国几乎都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

  “我们希腊也不能被拉下太远呀”

  义务教育制度起源于普鲁士。

  用德国毛奇元帅的话来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谁能够想象,早在19世纪初(大概是清朝嘉庆时期),德国小学的自然课上,就会挂上中国的长城挂图,他们的老师会告诉他们万里之遥的华夏长城是什么样的。

  普鲁士的孩子们也会了解到生活在五大洲的人们,生活环境的不同。

  看到德国的义务教育制度的好处后,英法两国最近两年也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德国的士兵素质通过义务教育得到了极大提高,这是德国在一系列战争中表现出强大战斗力的基础之一。

  希腊本身人口就稀少,如果人口素质也和欧洲国家拉开差距,实在是不可想象。

  毕竟,当代的竞争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的,人口素质低下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短板。

  因此,负债累累的希腊政府,君士坦丁指望不上,他直接从刚果的财政收入中收取部分,也要在希腊进行义务教育。

  希腊的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之所以君士坦丁建立希腊教育基金会,并认为政府并不直接参与的教育基金会,能够成功实行义务教育,原因很简单。

  在欧洲推行义务教育并不像在亚洲国家那么困难。

  这是双方使用文字决定的。

  亚洲地区使用表意文字,欧美使用表音文字。

  表意文字的学习,恐怕很多人都有阴影:

  老师:“把这些生字抄一百遍”

  像汉子这样的表意文字,因为它的读音和含义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甚至可以一字多音(多音字),一音多字

  所以汉字的学习没有太多方便的办法,只能是死记硬背。

  而表音文字不同,它的读音和文字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学生熟悉了几十个基本字母,(像abcde),每一个字母都有相应的发音,根据读音,熟练地学生可以根据读音拼写出单词,或者是根据单词读出来。

  如果单单考虑学习的便捷,表音文字相比表意文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