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九十章 国债事件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意图。

  想到战争期间,为了筹集战争经费,自己愁的焦头烂额的样子,而乔治斯却只言片语也不提,心里不悦的维尼泽洛斯有意敲打一下乔治斯,冷声道:“乔治斯先生身为交易所的主席,恐怕在国债上发了一笔横财吧”

  说话的同时,挥舞着手中的雅典时报。

  “有不少国债购买者,由于虚假流言,损失惨重,造成的影响很恶劣,这几天聚集在议会广场上抗议,呼吁政府严惩骗子,为他们讨回公道”

  “他们都声称,雅典交易所的管理人员相互勾连,怂恿他们低价出售国债”

  报纸上头版头条,赫然写着卖国贼利用国债,散布虚假消息,打压国债价格,赚取不义之财的新闻。

  看到维尼泽洛斯首相手中的报纸,身为重要参与者的乔治斯哪里会不知道事件的真相,立时有些心虚。

  无论是君士坦丁,还是维尼泽洛斯,身位希腊的掌权者,自然了解国债事件的真相。

  万事有利就有弊,这一特点在资本市场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希腊政府利用资本市场,短短时间内筹集了巨额的钱财,但由于时间紧迫,政府本身并没有管理证券市场的经验,自然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漏洞,让资本趁虚而入。

  在政府国债进入雅典交易所,成为可以自由流通交易的商品之后,资本很快就展现出其嗜血和丑陋的一面:希腊很快就产生了流传甚广的谣言-希腊军队在前线失利,很可能战败。

  此时的希腊正处于对保加利亚的战争时期,这样的流言在希腊社会造成了广泛的恐慌,留言越传越离谱,许多不明真相的民众信以为真,认为希腊军队战败了。

  希腊国债是以政府的信用为担保发行的,一旦希腊军队战败,本身希腊政府在战争期间就花费了巨额费用,再加上战败的赔偿,定然会破产。

  而希腊发行的国债,也会因为政府没钱,不能到期后按照约定,支付国债投资者本金和利息,变成一张废纸。

  结果就是,在流言的影响下,国债进入交易所之后短短几天的时间,价值跳水一样直线暴跌。

  最低时刻,希腊政府一年期国债跌到了票面价值的六成。

  恐慌向瘟疫一样,在国债投资者中传播,大家争先恐后地抛售手中的国债,想要趁着国债还没有完全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之前,赶紧换成现金挽回部分损失。

  吊诡的是,在这期间,交易所内一直有资金在低价收购国债,无论民众抛售多少,收购国债的资金来者不拒,统统收下。

  现在希腊军队已经回国,谣言自然破裂,希腊军队大胜,政府得到了保加利亚的战争赔偿,信用大涨,根本不虞国债的偿付。

  后知后觉的国债投资者后悔不迭,尤其是那些按照最低价六成价格出售的人,加上国债到期之后政府应该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