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7、998节 大汗快不行了(加更大章节)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流平原,将地面冲刷出一道道沟壑。

  可是现在,在郭守敬长达数年的治理下,山上的雨水全部流到环山渠道,再经过渭水和泾水,洛水,贮存在郑国渠和其他水利大池。

  加上数年以来关中绿治大兴,植树造林数十余万亩,使得水土流失越来越少,竟渐有几分秦汉时期的景象了。

  这个时代的关中环境治理难度,当然比后世要容易太多。毕竟还没有破坏到那种积重难返的程度。

  雨停日出,时值夕阳西下,整个关中山河壮美如画。而耸立在关中高塬上的长安城和紫禁城,更是在夕照中美轮美奂,嵯峨壮观,犹如天城。

  大明宫星空台上,皇后崔秀宁带着一群儿女,正举着千里目登高望远。

  星空台本来就是长安最高的地方,比南城大慈恩寺的大雁塔还要好不少。所以能极目百里,一览关中山河。

  更何况还有千里目。可以说,崔秀宁和皇子公主们,完全能看清几十里外的农家院子。

  站在这里用千里目望远,长安内外数十里方圆内的景象都能一览无余。崔秀宁甚至能看到三原县唐高祖献陵上的神殿。

  崔秀宁看到关中到处出现的人工林,如同一块块翡翠镶嵌在大地上,而上林苑的方向更是出现一片林海。很明显,关中的环境恢复取得了很大成效。

  为了绿治工程,这几年光是去关山草原采集草籽的奴隶,就有数千人。每年在雍州和凉州种下超过十万斤的草籽。

  更别说在秦岭、陇山等地挖掘树苗和采集树籽的奴隶了,更多。

  这才换来关中乃至整个雍州的环境改善。

  只要始终贯彻绿治国策,百年之后,关中的环境应该能恢复到汉朝时期。

  按照雍州的农业政策,已经禁止开荒增加耕地。推广小麦和红薯土豆之后,雍州的粮食也完全可以自给。

  崔秀宁完全不担心将来的粮食问题。

  数数大唐如今占了几个粮食基地就知道了。

  首先,东北大粮仓在大唐手里,移民已经越来越多。

  随着环境和水利的好转,中原会再次成为大粮仓。

  湖广大粮仓、长江三角洲大粮仓、益州大粮仓、珠江三角洲大粮仓、华北大粮仓。

  更有红河平原、湄公河平原、恒河平原、洞萨里湖平原…

  可以说,后世著名的亚洲大粮仓,都在大唐手里。

  将来还怕没粮食?

  无非是暂时粮食紧张而已。

  “母后,长安城的人越来越多了。”李征放下千里目说道,“太阳要落山了,还有人络绎不绝的迁入长安。”

  崔秀宁点点头,“这些人,大多是各州的商人,他们有钱,又看中长安城的商机,所以趋之若鹜,千里迢迢的迁来。”

  李征没听过商机这个词,但也明白是什么意思。

  “母后,据说商人唯利是图,虽然我大唐有商道之说,可是能遵守商道之人,想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