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1、652节 迁都之议,安南归唐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亚。可中西亚的产油区必须要掌控?我们不可能退出。”

  “从军事和石油资源的角度看,定都长安的确最适合。可问题是?长安开发过度?水土流失严重?关中不再是金城沃土了,还能担负起一个大国首都吗?粮食运输就是个大问题。”

  李洛笑了笑,“所以说,先入为主害死人呐。你去过现在的关中没有?和后世根本就是两码事。看过历史地图没?关中直到明初?还是郁郁葱葱?植被丰茂。”

  “关中退化严重,就是在元朝。元朝统治关中一百多年,养了一百多年的马!西安在元朝叫奉元,这名字可不白叫。关中平原?渭水和黄河两岸,长期养马十几万匹!关中长期是忽必烈的封地?他就是靠关中的马力和物力争夺汗位的。”

  “赵匡胤和忽必烈都曾想定都西安。赵匡胤是因为弟弟反对,有心无力。忽必烈是因为要控制漠北老家,所以最终放弃。”

  “就是朱元璋也曾想定都西安。他曾写诗说: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既洛阳。他派太子朱标考察关中。朱标回来后上奏《经略建都表》,奏请营建长安。这说明什么?说明起码到明初,关中虽然因为元朝长期养马遭到破坏,但仍然能做都。”

  崔秀宁笑道:“那朱元璋怎么又放弃关中了?”

  “问得好,有分教。”李洛来劲儿了,“有两个原因。第一,朱标从关中回来,还没开始营建长安,就病故了,那是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非常悲痛,健康受到很大影响。”

  “第二,秦王朱樉的封地正是在西安,乃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强藩,史记秦王‘富甲天下,拥资千万’。他得知老爹想迁都长安,怕自己的封地没了,就跑到朱元璋面前哭泣反对,哀求不要迁都。朱元璋大怒,将他囚禁起来,准备废了他。朱标死前求情,才放了他。”

  “这两件事,加上其他事,营建长安的事就暂时搁置了。不过,一直没有废止,到了建文朝,还有营建长安的计划。可是一场靖难之役,朱棣夺取皇位,铁了心要迁都北平,这才成就几百年北京城。北京成为明朝都,偶然性太大了。至于清朝,人家老家就在东北,当然要立北京为都。”

  “我们呢?我们既不是朱棣,老家又不在东北和草原,干嘛要立北京为都?”

  崔秀宁想了想,“好像唐朝的时候,皇帝就曾经常率文武百官去洛阳,叫什么就食,据说是关中的粮食不够吃,是不是真的?”

  李洛笑道:“这是真的,逐粮天子嘛!唐高宗就曾三次去洛阳就食。的确,虽然关中富裕,可当时人口太多,经常灾荒,粮食不够吃。可是,这不是根本原因。”

  “早在秦朝,关中就经常粮食不够吃,所以肯定不是灾荒和人口问题。”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