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6、567节 大汗密旨…唐王论断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我等很容易,所以和反贼结盟的风险太大。”

  “同时,和反贼结盟的好处却没有。到头来我等只能成为反贼的盾牌,帮反贼挡住元军了。风险大,好处却没有的事,我段氏能干?圣上当然看到了这点。”

  段庆很欣慰儿子的聪明,他忍不住叹息道:“宋挥玉斧,元渡革囊。古今多少兴亡啊。我段氏,不指望还有第二次宋挥玉斧这样的好事,也不想要第二次元渡革囊这样的祸事了。”

  所谓宋挥玉斧,是说宋初王全斌南征大理,打到大渡河东,画了图送到开封。赵匡胤大方的用玉斧在图上一划,说‘此河之外非我土’,潇洒的和大理国划河为界,让王全斌撤军。

  而元渡革囊恰恰相反。当年忽必烈亲率大军从吐蕃南下攻打大理,遇到金沙江阻挡,没有船只渡江。可忽必烈铁心要灭大理,就宰杀牛羊做成革囊,一夜之间度过金沙江,攻灭大理。

  段正也很认同段庆的话,“大人说的极是。宁愿和反贼为敌,也不能反叛大元。段氏生死存亡,终究握在元廷手里。不过,倘若帮大元镇压了李洛萧隐,我段氏复国效仿高丽倒不是不可能。”

  没错,段氏的目的就是像高丽那样,成为元廷的藩国。就算不能,起码也要争取世镇云南的权力,让段氏在云南能一家独大。

  云贵高原山高水恶,部族林立,情势复杂,很难像汉地那样统而治之。所以蒙元灭大理后,手腕高明的忽必烈干脆搞出一套“三方鼎治”的平衡手段。

  元廷将大理故地设为云南行省,封降元的大理段氏为大理路总管,大理宣慰使,都元帅,掌管滇西的军政大权。

  再将行省平章治所设在昆明,名义上管辖整个云南军政,实际上管辖滇东。

  最后,又设置一名宗王云南王坐镇滇南,名义上统管整个云南的兵马。

  如此一来,宗王、平章、段氏三足而立,相互制衡,相得益彰,刚好将难以管制的云南牢牢掌控。

  “段释陀,兵马召集的如何了?如今到了多少人?”段庆问一个侄子。

  段释陀是个僧人,但僧人在大理也参政,号为释儒。大理王室崇佛,子弟多有皈依为僧的。

  剃光了头发的段释陀站起来说道:“禀大人,侄儿刚去查过,到今日共有四万七千战兵,军粮到了九万六千石,随军奴隶已有六万四千余。”

  “太慢了。”段庆皱眉,“半月之内,十万大军务必全部汇集,八万随军奴隶一个不能少,三十万石粮食一石不能少。此战关系重大,万不可马虎。”

  “大人放心就是。侄儿不敢懈怠半分。”段释陀领命。

  段正忽然说道:“父亲大人,这次也是我等削弱各部头人的好机会。”

  他一直想废掉领地内各家部落头人的权力,改为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