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7 招不来优秀人才就自己培养(求订阅!求月票!)(2/8)_我真的只是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售渠道,就是靠着这一级级的销售商构建起来的。

  没有渠道,再好的产品,都无法直接面向市场。

  吴二娃跟白紫烟两人似懂非懂。

  见刘春来这样严肃,也只能认真地听着。

  “春来哥,你等下,我去拿个本子记下。”白紫烟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

  刘春来说的太多东西她无法明白,也无法理解。

  “她这么认真,会考不上大学?”刘春来问吴二娃。

  吴二娃叹了口气,“初中毕业就当了知青。在咱们知青点的时候,那大队长想让她当儿媳妇儿……”

  刘春来明白了。

  要是大队不给开介绍信,知青根本就没发参加高考。

  刘春来也叹了口气。

  那都是别人的爹啊。

  他们大队原来也有知青点的,就在大队部,可他爹都没给他弄个女知青当婆娘……

  “后来回来了,考了四次,都没考上……”吴二娃的语气中满是落寞。

  显然,他也没少考啊。

  看着他,刘春来安慰着,“高考确实很难,五六百万人,就录取二三十万人,我都考了七次……”

  现在对于七次高考,刘春来倒也释然了。

  “春来哥,我有个问题,你爹是大队长,跟公社书记关系又好,你怎么没上大学?”吴二娃好奇地看着刘春来。

  刘春来也是一愣。

  77年恢复高考之前,上大学都是又各单位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按照老刘家的情况,绝对数辈贫下中农,而且他爹从抗日战争打到抗美援朝战争,最后放弃当国家干部回了大队,也算是根正苗红。

  可他家没有一个工农兵大学生!

  好像大队里也没听说过谁家上了大学?

  貌似公社都没有一个?

  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以前有,是不是想办法把人给搞回来?

  按照以前的原则,是什么地方推荐出去,回什么地方。

  虽然工农兵大学生质量堪忧,那也能解决目前中高级管理人才紧缺的问题啊。

  以前自己手下都是国内外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以上,现在带着一帮初中生……

  现在市场竞争不激烈,可以后呢?

  “春来哥,我本子拿来了,现在讲吧……”白紫烟的话,把刘春来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不了解这个时代,很吃亏啊。

  “干脆把他们都叫上,我一并给你们讲。这几天我在这边,给你们说说市场的事儿……”刘春来想了想,索性把其他的人也纳入里面。

  外面招聘不到,就自己培养人才。

  回去之后,把队里所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人全部纳入培养计划。

  理论联系实际,十多年二十年后,这些人在自主学习加上丰富的经验,也不是没有竞争力。

  这会儿,刘春来才发现,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完全是走入了一个误区。

  他在等!

  等着大量政府单位的人下海;等着市场机制更完善;等着政策更完善……

  如果不做好准备,即使到了时候,他又能如何?

  又回到了以前创业的老路上,唯独也就比别人多了经验。

  可现在不同,他不是追求个人财富,而是带着一大群没有啥文化跟学历的农民共同创业!

  于是乎,刘队长摇身一变,成了刘老师。

  就在这个如同传*销窝点的两层小楼里,开始了第一次市场营销课。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