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三章:传授经济理论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在这个时代,并不像明清时期那样,女子就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闷在家中。笔・趣・阁www.biquge.info要是出个门,不低着头走路,别人都会在背后指指点点。

  在大顺境内,除了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会养在深闺,穷苦人家的女子,都要干活帮补家用的。虽然也有人在背后说什么抛头露脸的闲话,可生存的压力下,谁还在意什么风言风语?所以即便是像周芷若这样漂亮的女子,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最多也只是引来路人侧目,没人会说什么,都司空见惯了。

  正当陆承启感慨的时候,周芷若又问道:“那这货币政策又是什么?”

  陆承启又被问倒了,在古代可没有什么利率,民间高利贷倒是有,朝廷却放过了给百姓放贷这样一个赚大钱的项目。先前徐崇光做户部尚书的时候,还一个劲地哭穷,说国库无余钱,一枚铜币都要掰成两半花。其实不是大顺的经济不行,而是以农税为主的税收政策,制约了国库的收入。即便盐、铁、酒、茶都是榷卖的,也是入不敷出。直到陆承启提出要征收商税,不仅维护了商人的利益,避免了其他的苛捐杂税,还直接充盈了国库,又鼓励了商业发展,可谓一石三鸟。

  而货币政策中,除了利率、信贷之外,还有一个外汇,这也是这个时代用不上的。在以大顺辐射的经济圈中,大顺的铜币是最坚挺的货币,地位等同后世的美元。再加上大顺对外贸易,一直处在贸易顺差之中,外汇政策似乎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除了这三个方面,又怎么向周芷若解释什么是货币政策?陆承启心里急了,脑筋急转。突然灵光一闪,总算是找到一个周芷若能理解的话题:“梓童,你该知道我大顺京兆府等地有钱荒这件事吧?”

  周芷若点了点头,她入手皇庄这么久,自然是知道钱荒是怎么回事:“陛下,这钱荒不是被陛下的银币、金币,还有皇家银行给解决了吗?”

  陆承启苦笑道:“这世上哪有一劳永逸的事情,钱荒是怎么引起的?是因为铜钱的价格越来越贬值,官绅都不想使用了。梓童也是知道的,若是足兑一贯铜钱,足有千文。可现在有八百文,都算好了。这就是铜钱的表面价值,远远小于实际价值。这是因为在经济越来越发展的时候,商品也越来越多,再加上铸钱技术的进步,铜钱不值钱也是在情理之中。而大顺的铜钱在辽国,高丽和日本,却远远大于国内的价值。在京兆府,一枚铜钱可能买不到一个肉包子。可在周边邻国,大顺的一枚铜钱,能买到比在大顺境内多得多的商品。这些官绅,宁愿去日本用铜钱,都不想在大顺用,这才有了钱荒……”

  原先周芷若对钱荒是怎么产生的,也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