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_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他敲晕了:“这小皇帝真的不给人活路吗?”

  望着库存堆积如山的井盐、青盐,王家家主思索良久,一狠心,一咬牙,一跺脚,悄悄聚集了和王家关系甚是密切的其他几个盐枭,商讨出路。

  这几家都同意,按照王家家主的意思,一边鼓动武装贩卖私盐的盐匪,截断沿海的海盐运输;一边谋划破坏小皇帝的新政。他们的本意是,一旦小皇帝的新政破坏了,那就要回到先前官盐买卖了,他们又能坐着收钱了。真是应了那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日进斗金,又有谁肯回去啃窝窝头过苦哈哈的日子?

  这些商人,他们眼里只有钱财,哪里管得了别人的死活和国家的兴亡?陆承启的新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好的,但对他们是不利的,所以他们要反对。暗中做得那些小手脚,所为的不过是要回到原先那种官盐制度而已。

  他们自认为行事已经够谨慎了,也知道这是抄家灭族的勾当。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他们实在是太小看监察士了,不到两个月,他们便已经出现在陆承启的御桌之上。

  结果当然不用说,陆承启勃然大怒,已经派出了近五万禁军前来围剿这些世家。王家在朝中也是有消息来源的,先一步得到了消息。此时在长安城郊外的这些世家家主,闻得消息,早就做鸟飞兽散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自求多福了。

  如果陆承启不把此事放做廷议,或许真的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就像先前那道圣旨一样,来得悄无声息。但一放到廷议之上,那后果便是有某些官员,把消息悄悄的散布出去了,让这些世家收到了风声,早就逃回了家中。

  此刻,马不停蹄地赶回太原的王家家主,紧急地召开了家族会议,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应对。一听得皇帝派出了禁军,这些老家伙,一个个都吓得腿软了,连话都说不顺溜。

  其中一个还算镇定,说道:“我认为,还是赶紧负荆请罪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小皇帝不是一个嗜血之人,他连贪官都放过了,还在乎我们吗?大不了,把囤积的盐都献给朝廷,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在座的人都不说话,这个办法,是目前最好的办法。王家家主慢慢的抬起头来,早已经没有了先前那童颜鹤发的模样,现在人看起来好似老了十余岁一样。王家家主叫王元士,今年已然六十有五了。古人寿命不长,年过花甲的人都是很少见的。唯有这般世家,才能让王元士保养得如此之好。

  王元士先前广邀贩盐世家和几伙私盐头子,密谈如何破坏新政。没想到仅仅两余月,事情便已经败露。他刚从长安赶回太原府,就是为了寻找最后一线生机。

  听了刚刚那人的话,王元士不置可否。他知道时间紧急,也不知道现在禁军到了哪里了,他可是一路换马不换人赶回来的,连水都没喝一口,就召开了这个家族会议。王家这么大,他也不能一言蔽之生死存亡。

  这时,有一个人笑道:“元丰多虑了,我观之所谓所谓官军,不过土鸡瓦狗耳,凭府中带甲之士三千,便能痛击此禁军也。况且,府中尚有五千弓弩,岂是官军能比?我太原之人,人性劲悍,习于戎马,又岂能怕了官军?大顺无道义,不如乘此机会举反旗,定能四方响应。到时候,大顺大厦将倾,尚不知鹿死谁手!”(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