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 会试_太平长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完最后一科策论,苏岑按照往常早早交了卷从号舍里出来,冲着监考他们这一片的翰林学士躬一躬身,挺直了腰背扬长而去。

  这人不是第一次提前交卷了,几天下来张翰林早已上了心,别人要做三天的文章他往往一天就能做好,拿起那糊了名的试卷看了一眼,心下不由一惊。浩浩汤汤,一笔行楷写的行云流水,长撇、悬针处锋芒毕露,掩不住的少年意气。再一看内容,张翰林手上一抖,三大页文章直指当朝党争之害,针砭时弊,条理清晰,全然不像一个少年人的见识。

  字里行间都像那个人的风采。

  急忙抬头看一眼已经走远了的身影,穿过片片号舍,昂扬着头向着门外而去,二月天的日光打在那人背上,竟有些逼得人睁不开眼,那桀骜身段渐渐消失在门外,张翰林低下头按了按眉心。经世之才,只要不是被刻意雪藏,必能化作一柄利刃在朝堂上展露锋芒,将混沌朝局劈开一片清明。

  苏岑出了贡院左右打量,卖糖水的铺子还在,日头正好,苏岑过去要了一碗糖水一饮而尽,再要了一碗才坐下来慢慢喝。

  买糖水的老伯还认得他,这会儿没什么生意,便上来搭话,问他又是提前交卷了?

  苏岑也不故作谦虚,微微一笑:“今日答的顺,思路上来写完就交了。”

  “后生可畏啊,”老伯笑道,“十几年前也有个提前一日交卷的年轻人,如今已做到中书令了,我看你啊,日后定然也大有出息。”

  苏岑一笑,知道这老伯说的是当朝右相柳珵,太后党的顶梁柱之一。这位柳相是永隆二十二年的状元,也是太宗皇帝在位时举办的最后一届科考。只是这位柳右相的成功却是不可复制的,在永隆年间宁王与先帝的夺嫡之争中,这位柳相成功站对了位置,在先帝提拔下一路高升,天狩八年先帝猝然离世,年仅六岁的新天子登基,手握兵权的宁亲王入仕朝堂,这位柳相又站在了太后党一列,经楚太后一路提拔,在那场不见硝烟的战事中一路踩着别人的尸首爬上了权力高峰,四十出头就已封侯入相,在别人看来是难以企及的荣耀。

  如今朝堂局势已然稳定,两方势力持中,想要再露头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苏岑也不过就一笑了之,况且在党争狭缝之中左右逢源并非他所愿,还不如下放地方为黎民百姓做点实事。

  “你这糖水铺子有好些年头了吧?”苏岑问道。

  “是啊,十多年了,”老伯眯眼看着紧闭的院门,“我见过太多像你一样的人进去那扇门,也见过太多人从那扇门里出来,有的春风得意,有的涕泪横流,有十几岁的孩童,也有年近花甲的老头,他们好些人都是从我这喝过糖水进去的。”

  苏岑笑道:“那你这糖水可倒厉害,喝过的至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