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八团归来_落日孤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月3日,方先觉又一头扎进他那间白色的空房里。这回房中不是空无一物,多了一画。

  方先觉正对着挂在墙上的一副画梅的国画凝神屏气,外人是不知道他圆圆的大脑瓜里在想着什么。

  这副画还是前年第三次长沙大捷,方先觉回到衡阳时花光寺的住持老和尚赠送给他的。

  住持说:抗日名将荣归,赠送镇寺宝画一副,以示敬意。

  方先觉说:既是镇寺之宝,岂能夺人所爱呀!

  老和尚说:将军浴血杀寇,世人景仰,一纸字画,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方先觉说:受之有愧,却之不恭,权且代为保管。待驱逐倭寇,光复中华后,一定送奉还!

  这画有何神奇之处?原来历史悠久,据古《清泉县志》记载:花光山在城南十五里处。有花光寺,宋僧仲仁居此。号花光老人。善画梅,黄庭坚有诗……

  原来此画乃宋代高僧花光寺开寺住持——花光大师所作;还有就是这画上留有黄庭坚的亲笔题诗,故而价值连城。黄庭坚诗云:题花光寺僧画(五绝):

  湖北山无地,湖南水彻天。云沙真富贵,翰墨小神仙。

  看着黄庭坚的题诗,方先觉又想起衡阳城郊花光山上另一个古迹——思杜亭上,另一位宋人题的一首“思杜诗”。诗云:

  十里松阴古道场,一亭还复枕潇湘。诗翁至死忧唐室,野客如今吊耒阳。

  窗户云生山雨集,岩溟花发晓风香。不唯临眺添惆怅,自是年来鬓已霜。

  睹物思人,方先觉不由得思绪万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生不得志的诗圣杜甫老夫子,死死抱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直到晚年流落蒸湘耒水间,穷困潦倒,最后客死他乡耒阳,至死还在忧国忧民。但终其坎坷一生尽心在国与民,尤成后世景仰的一代宗师。

  如今,老夫子虽早已作古,但其精神却是不死的,也早已深入历朝历代文人士子们的骨髓之中了,代代相传至今。现在我辈生逢乱世,国破兵灾,风雨飘摇,该是我们责无旁贷、舍身报国的时候啦!

  “军座,军座,葛师长电话!”

  正当方先觉思谋已定,葛先才的电话来得真是时候。

  “喂,艺圃呀!你真是神仙啊,我刚才还在溟思苦想的,正要找你,你的电话就来啦!”

  “哈哈,军座,看来我们想到一处去了。你是不是想要第3师第8团杀回城来啊!?”

  “这叫英雄所见略同嘛!怎么样?你说。”

  “经过旬日之惨烈战斗,我军伤亡日众,兵力渐趋单薄,捉襟见袖恐怕再难以抵御敌寇的第二次猛攻了。不如趁这时敌军大意之时,出其不意,命令第8团突然冲击,一举突破日军包围,杀进城来,回归其建制,定可大壮我军威士气,坚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