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 老朱:我果然是格局小了!_大明:开局错认朱元璋朱标为父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朱表情讪讪。

  片板不得下海,这是他说的话。

  而且,为了防止后世子孙阴奉阳违,老朱还珍而重之的将这句话立为祖训!

  没想到,在这里却被张澈打了脸。

  虽然尴尬,但老朱却莫名的觉得,张澈的这话,说得有道理。

  果然,自己还是格局低了啊!

  “那你说应该怎么办?”老朱开口问道。

  张澈有些无语。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放开海禁,甚至是鼓励全民开海啊!”他趁热打铁道。

  “西欧的那些国家,人口不过数十万,但因为鼓励海贸易,大发横财。按照这个趋势,占领海外国家,或许那些地方的劳力和资源,是必然趋势。蛮夷能做,我大明凭什么不能做?”

  在后世人心中,大明是诸夏历史,最让人惋惜的一个朝代!

  大明的骨头硬,是有目共睹的。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类似的话,其他皇帝或许也说过。

  真正做到的,只有大明!

  然而,换个角度去想。

  哪个天子喜欢守国门?哪个君王希望死社稷?

  这一切,其实都是被逼的!

  大明这个朝代,自强迫症患者老朱开始,历代的决策者,心理多少都有些偏执。

  而这种偏执,导致了很多决策的错误。

  不得不说,最终大明天下的崩塌,与这众多的决策错误,离不了关系。

  诸如从老朱开始的禁海,和这个时代的世界趋势背道而驰。

  一步慢,步步慢。

  最终导致,在欧洲的那些蕞尔小国通过开海,迅速积累财富,在富国的道路狂飙突进的时候。

  大明却故步自封,原地踏步。

  原本,大明是有这样的机会的。

  人人都说郑和下西洋费钱费力,但谁又知道,郑和下西洋,为大明带回来巨量的财富!

  要不然,朱棣五次御驾亲征的军费从何而来?

  难道,满朝文武真的都是一群蠢货,看不到出海能够为大明带来的巨大利益?

  原因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钱袋子太大了,朱棣的后世把握不住罢了!

  开海并非简单下个命令而已,其中涉及到的各种层面的斗争,根本不是普通皇帝能够玩得转的。

  以至于到了后来,他们不得不搬出老朱的祖训,继续禁海。

  我玩不成,大家也别想玩!

  经过这一连串事情,以至于原本最有资格去进行海外殖民的大明,反而落后于世界。

  不说海外殖民,就以最直观的海外贸易来说。

  大明禁海,也是一个十分糊涂的决定!

  大明的国内工商业实际十分发达,具有这个时代最强大的贸易竞争力。

  但也不知道朝堂是怎么想的,满朝下几乎不存在商业税这个概念。

  正因为如此,开海贸易,在大明的一些权贵看来,得不偿失。

  殊不知,若是制定商业税。

  光是海外贸易的税收这一项,就足够让大明吃得满嘴流油!

  你以为是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