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七十章 找到默契了_华娱之黄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突然想起来现在才是1990年,直接在拍摄现场粗剪,显然还做不到。

  “蔡导,要不然······等后期剪辑的时候,您试一下,把我说的那一段减掉,然后再看看效果!”

  蔡小清很想直接板起脸,让易青玩去,可脑子却也控制不住的去想刚刚易青说的那个细节。

  她可是专业导演,刚刚看过一遍,几乎每一个分镜头都印在了她的脑子里,易青说到的那个细节,她当然也格外关注了。

  整组镜头里面,周瑜和小乔的对视一共出现了三次,拿掉一次之后,剩下的两次全都是小乔先去看周瑜,然后周瑜侧过头来和小乔对视。

  只有被拿掉的那一次是两个人同时转头。

  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不同,但是,结合上刚刚易青提到的故事背景,那就很有问题了。

  曹操大局南下,江东危如累卵,周瑜身为江东的三军统帅,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千万别信什么“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八十三万对一个零头,这仗怎么打?

  事实上,赤壁之战如果不是因为出现了很多意外因素的话,这仗基本上还没打,江东就已经输了。

  一个即将要面临人生最大挑战的男人,怎么可能完全沉浸在儿女私情之中?

  这显然不对!

  所以,易庆要拿掉最后那次对视,然后就变成了,周瑜满腹心事,却还要在小乔面前,养颜欢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那两次含笑对视,还是因为周瑜感觉到了妻子的眼神,这才故作轻松的给予回应。

  “你觉得要是再加一段怎么样,周瑜在抚琴的时候,出了错,被小乔给察觉到了!”

  蔡小清突然看着易青,问了一句。

  易青先是一愣,接着便恍然大悟。

  对啊!

  刚刚他都没想到,如果真的要重新处理的话,干脆把剧本都给改了。

  周瑜这个人物,除了赤壁之战之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那句“曲有误,周郎顾”,说的就是周瑜精通音律,路边有人抚琴出了错,他一下子就能听出来。

  现在蔡小清要加的这一段,正好反衬出这个“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抚琴的时候,因为想着即将到来的大战,以及江东的前途命运,肯定难免分心,结果他出了错,被小乔给察觉到了。

  这就很有戏剧性了!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蔡导,这个好,这样处理好!”

  说着,易青就看到蔡小清居然对着他笑了,这老太太可是从一开始就对他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现在居然给了个笑脸。

  哎呀!

  我是不是该受宠若惊啊!

  “你要是同意的话,咱们把编剧招来,重新研究一下!”

  易青觉得蔡小清奇怪,蔡小清却没这么想,她只是觉得她和易青之间找到了默契。

  别的先不提,至少俩人都是爱较真的性子!

  编剧被喊了过来,听了蔡小清的介绍,易青的补充之后,也立刻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仔细琢磨了一下,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他们编剧组的人,改编名著本来压力就大,而且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创作空间,尤其是这位编剧,他负责的是整部书的书眼,赤壁之战该怎么改编?

  他是一点都需都没有,能做的就是大体还原原著,太大的改动是真的不敢有,现在好了,导演主动提出来了,他也觉得挺有意思的,顿时有了种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觉。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