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琼大妈_华娱之黄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其列为文化偶像,顶礼膜拜。

  早些年被斥为没文化的琼大妈作品,居然也被尊为经典范本,成了被抄袭的对象。

  从2001年的《情深深雨濛濛》之后,琼式爱情剧就开始逐渐转淡,互联网的兴起让年轻人有了更多娱乐的方式,看电视剧、读小说,都不再是第一选择。

  人们对琼大妈的称谓也从“阿姨”过渡到有些恶搞的“奶奶”。

  虽然,阿姨、奶奶都是用来尊重的,但年轻人谁愿意听阿姨的训导,奶奶的唠叨呢?

  但是,与此同时,琼大妈作为小说家,乃至文学家的地位,却逐渐高大起来。

  后来,某网站曾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的评选,其中,琼大妈的名字赫然在列,与迅哥、巴老、钱大家等人的名字列在一起,也不知道那些文学巨匠知道了自己名字旁边多了一个带着酸腐气味儿的老娘们儿,会作何感想。

  虽然最后,琼大妈未能被选入十大文化偶像,但仅仅入围提名名单,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文学的角度看,琼大妈绝对不值得被抬到如此高度,她的手法就是煽情,乃至矫情,小说中人物多数三观不正,是典型的以吸引人眼球为主要目的的通俗读物。

  但是,琼大妈毕竟出生于书香门第,文学造诣和功底还是没的说,看看她那些作品的书名,《在水一方》来自《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庭院深深》来自李清照的《临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几度夕阳红》来自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甚至“琼大妈”的笔名都来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可能这样的诗文功底让琼大妈的文字,在叙述小情小爱之余,多了一份文学韵味,多年以后,言情小说家红了一批又一批,但提起这个小说门类,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她。

  正所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需求。

  在琼大妈那个年代,全世界都在高呼集体、政治,没有人关心个体的生存状态。

  而琼大妈的爱情小说,对个人的情感重视就直接向社会开了一炮。

  琼大妈强化了爱情的力量,她认为只要两个人相爱,就没有什么可以顾忌可以阻挡,爱情能战胜一切。

  这在当时引起了年轻人巨大的共鸣,许多年轻人都躲在被窝里偷偷看琼大妈的小说,对于他们来说,琼大妈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知心大姐姐。

  幻想的内容是假的,但是对幻想的需求是真的。

  琼大妈的确是在造梦,但对当时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非常渴望一个不需要考虑别人目光只要考虑自己的梦。

  所以,尽管易青打心里腻歪琼大妈的那些酸腐小说,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时势造英雄,琼大妈所掀起的这一股风潮,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哪怕心里再怎么腻歪。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