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三章:窃国(万字大章)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后,一好一坏。

  丁原身死,蹇硕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追究杀死丁原的元凶是谁,而是立即派人去接收丁原的部曲。

  凉州威胁仍在,皇甫嵩并没有返京,还留在右扶风,司隶的西面安危,非皇甫嵩不可。

  不过他手下的五校禁军倒是被蹇硕召了回来,但是现在还在路上,大概还有十天左右的路程才能到达洛阳。

  而现在整个洛阳周边,势力最大,手握重兵的两大权臣,便是董卓和丁原。

  董卓麾下的西凉军如今在洛阳周边的,足有一万四千余人,皆为健勇,战力不俗。

  这一些军队多是董卓麾下的嫡系,一路跟随董卓南征北战。

  可以说天子的诏令他们都未必会遵循,但是他们绝不会违抗董卓的将令。

  蹇硕想要解除董卓的军权时,被董卓轻飘飘的一句搪塞了回去。

  “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

  并且将消息散发了出去,煽动麾下的军卒生乱,给蹇硕施压。

  并上言。

  “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

  说自己麾下的军将,因为得知了风言风语,发生了骚动,并表明了自己的无奈。

  面对这种情况,蹇硕根本是无可奈何,只得不再谈解除董卓兵权之事。

  现在董卓位列三公,作为司空,又不是太尉,如何能让他去效力边垂。

  如果真把太尉之职给了董卓,恐怕皇甫嵩麾下的军队都要被董卓给全部收了回去。

  皇甫嵩的为人,蹇硕实在是太清楚了。

  黄巾起义被其平定,明明是天大的功劳,却甘愿将功劳拱手让与卢植,卢植这才得以官复原职,被重任为尚书。

  皇甫嵩和卢植是好友,在某些方面也是一样执拗。

  在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地,皇甫嵩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

  后赵忠讨要钱财五千万,被皇甫嵩所拒,赵忠因此对其生出忌恨。

  后皇甫嵩与羌人作战,赵忠上奏汉灵帝,皇甫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

  汉灵帝听信赵忠言语,收皇甫嵩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二千户。

  朝廷的诏令,只要不违反皇甫嵩为人底线,皇甫嵩都一定会去遵守。

  若论朝中忠臣,首提皇甫嵩和卢植两人,就算是刘宏在死前想起的也有皇甫嵩和卢植两人。

  几起几落,但当朝廷的诏令到来之时,国家需要之时,仍旧选择遵奉诏令。

  若是董卓成为了太尉,拥有节制皇甫嵩的权利。

  按照皇甫嵩的性格,必然不会争权,违抗上命,到时候皇甫嵩必定会被其架空。

  届时皇甫嵩麾下三万余名精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