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二章 神刀与工具件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祖队长从密州地区第一批次送回来的工匠和物资帮了张国安岛主一个忙。

  因为他正在准备建一批能够适合海江河湖联用的中小型战船。

  战船越大越好,火炮口径和射程越大越远才好……这是对现代战船的要求,不是这个时空的要求。

  张国安岛主需要一种能在江湖河海中都能跑起来的实用战船,当然,它不能用于远洋。

  这属于八道河造船厂的一个分厂,张老实厂长不想把两个厂子混在一起,那样会影响造船的速度。

  张老实厂长尝到了所谓标准件生产方式的甜头了。

  先前,他们造船时,一般的工匠要做到自己锯出的板材,而且块块相差无几,这要求工匠下锯时的分寸和力度大多要一样,而且还要考虑到木料材质的不同。

  真正的大工匠基本没有废料,但是一般的工匠只好多留出余头来,怕锯坏了,留长一些可以修整。

  所以,八道河工匠中现在流传着“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泥水匠”的俗语。

  但是这样的工作方法省料了,但是费工,它需要多一道工作流程。

  张国安岛主先前推出的木工机床使标准件式加工成为了可能。

  他同时设计了各种型号的通止规,这样在一些小型化板材的加工上,他们都有了一定的标准,特别是把计量衡单位都统一后,加工的效果越来越好。

  但是在大型的板材上,他们办法不多了,因为人力的动力不足。

  直到他们运用了水力和风力来当原动力,但是实际加工中发现太受老天爷的影响了,无法稳定下来。

  这个时候。张国安岛主推出的真空式蒸汽机起了作用。

  张老实厂长一见它们都能使什么锟筒转动,当然更能使圆锯转动了!

  张国安岛主推出的木工机床,只能用圆锯。

  但是,此物比带锯打造起来费时费事,张国安岛主明白,圆锯或许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可能正是因为原动力或制造的原因,它并没有在民间发展起来。

  很久之后还是在一直使用带锯。

  小时候的儿歌验证了这一点: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看大戏。

  圆锯比带锯对材料要求更多一些,但是也不是攻不破的难关。

  胡镇北厂长当时不停地寻找所谓的好铁,最后还是张国安岛主帮助他实现了坩埚式冶炼法。

  这种冶炼是指将铁矿和木炭等燃料一起放在坩埚中,然后加温使矿石还原为铁,最后得到相对纯净的钢铁制品的一种冶炼方式。

  这种冶炼方式,其实在我国早已有之。最少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中期就已经出现,而且各方面技术的发展都已十分成熟。

  张国安岛主随着与福建地区的商贸来往,终于得到了所谓的“红土”,这就是福建漳州地区的铝土,也就是三氧化铝,这种原料先天是最好的耐高温材料。

  用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