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一六章 通途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严重依赖后方的物资补给,尤其是火药弹丸这些特定的物资补给。

  大明朝人口众多,到了明末虽然国力疲敝,但仍然远胜于东虏后金那个弹丸之地,可为什么屡战屡败,就是搞不定这个小小东虏后金国呢?

  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因素却绝对不能忽略,那就是建州女真崛起之后历次出关征讨东虏后金国的明军,都过于依赖来自大后方的后勤供应了。

  仿佛没有了坚固的城池屯粮藏身落脚,没有了充足的铳炮弹药压制敌人的攻势,他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打仗了。

  到了最后,征东平虏对他们来说,就只剩下不断地修城池,不断地要粮饷,不断地要援军,不断地屯弹药,除此再也没有其他法子可想。

  这是万历末年以后直到大明朝被沉重的财政负担压垮最后分崩离析的真实写照。

  但是这个最后令大明朝亡国亡天下的绝症,如今却在满鞑子的所谓大清国身上提前出现了一些征兆和苗头。

  对杨振来说,满鞑子要筑城要修棱堡,很好,那就修去吧,最好从熊岳城开始,一路往北,一直修到辽阳城,修到盛京城,修到抚顺城,修到他们的老巢赫图阿拉城。

  在杨振看来,以眼下满鞑子大清国的国力,如果他们要是这么办,那么他们也就不用干别的了,也干不了别的了,早晚国力耗竭,不战而亡。

  当然了,这其中的复杂关系,杨振一时也说不清楚,面对北路诸将,他也没有必要将这些和盘托出。

  “这,都督当初在松山城的时候首创棱堡之法,其守御之效早已验证,如果将来都督有北上之心,对多尔衮增筑棱堡的事情,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北路协守总兵吕品奇见杨振从最初的惊讶之中镇定下来之后,似乎对多尔衮增筑棱堡的事情并不怎么当回事儿,立刻这么提醒杨振。

  “而且,最近熊岳城那边的满鞑子似乎有了南下石棚山甚至许官堡修筑堡城的迹象,要是多尔衮叫人在许官堡、石棚山一带也修筑了棱堡,不消多,只需要几门炮,咱们从复州城北上的道路,可就要被拦腰截断了!”

  “哦?有这个可能吗?”

  听了吕品奇所说的话,杨振抬头又去看胡大宝,就见胡大宝点头说道:“据卑职亲自打探,满鞑子怕是已经选好了地址,随时可能动工开建了。熊岳城那边即将竣工,可石棚山一带的采石场仍旧日夜不停,条石堆积如山,这就明证。”

  “是啊,都督,如果都督有北上之意,咱们就得尽快北上,要是等他们在许官堡修好了城堡炮台,驻扎了兵马牛录,咱们今后想过浮渡河可就难上加难了!”

  吕品奇、胡大宝两个人对杨振报告了情况之后,坐在一边上的徐昌永,也急不可耐地张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