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三零章 非也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陛辞离京之际,可曾禀白天子?!”

  “未曾。”

  “何故未曾啊?”

  “侄儿请求陛辞,惜乎天子并未允准。”

  “这——”

  面对杨振此言,杨国柱再一次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说道:“你说的这些,虽然有些耸人听闻,但是细细思量,却未必没有可能。若杨阁老果真追着张献忠往西南挺进,那么中原一旦有变,后果的确不堪设想。”

  说到这里,杨国柱闭目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又说道:“好在如今山西、大同、宣府、蓟镇、山海关,尚有精锐边军兵马七八万,若中原有变,流寇犯京师,尚可一战!”

  “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杨国柱这话刚说完,杨振便呵呵哈哈地笑了起来,仿佛是听了一个十分好笑的笑话一样。

  杨振的这个反应,让杨国柱脸色一沉,瞪着他,有点不悦地说道:“你,有话说话,笑个什么?”

  杨国柱见自己这个大侄子因为自己所说的话而哈哈大笑,本来想要训斥几句的。

  然而话到嘴边,他突然想起这个大侄子现在今非昔比了,若论军中地位,人家那个金海伯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比自己已然高出了一截,所以临时打住,没有训斥出口。

  但是杨国柱话里话外,却已经足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了。

  这一点,杨振马上就领会到了,于是收住了笑声,站起来,对着杨国柱躬身作揖,然后说道:

  “大同,宣府,蓟镇,山海,再算上山西,姑且就算拥有精锐边军七八万吧,然而到了那个时候,若是这么七八万精锐的边镇之军不在了,又将如何呢?!”

  “振儿此话何意,他们岂有不在之理?他们担负守土重任,怎会不在?”

  杨国柱当然不知道,等到李自成的大军成了气候,走山西,入大同,经宣府,入京师的时候,他所提的那些边军精锐,早就葬身在松锦战场之上了。

  所以,他听见杨振现在所做的假设,自然是一头雾水,疑惑不解,不住地反问。

  若杨振还是从前那个跟在自己左右,充任自己部将的身份,那么对于杨振现在所说的这些话,他当然会一笑置之,根本不可能往心里去。

  可是现在,这个大侄子已经不是过去的情况了。

  杨振在辽东所立下的那些功勋,杨国柱自己也暗自掂量过好几次了,那些事情搁在他身上,他做不来。

  且不说渡辽海、战辽南,收复州,夺金州,下旅顺,这些战绩了,光是最开始解围松山那一件,他可能就要战死沙场了。

  加之杨振给他提出的建议,他照做了,而且果然颇有成效,这让对自己的这个大侄子更是刮目相看。

  所以,只是短短一年过去,他再次见到自己这个大侄子的时候,已经不能再把他与一年前相提并论了。

  此时听了杨振所说的话,杨国柱虽然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