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二八章 宣府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当没事一样,那天下大局不坏才怪了。

  等到李自成大军包围京师的时候,等到满清铁蹄南下肆虐的时候,这些人束手无策,只能一死报君王,这叫尽忠吗,这叫忠于职守吗,这样的愚忠有意义吗?

  杨振在写给他这个叔父杨国柱的书信里,虽然没有挑明了这么说,但却大着胆子向他传递了这个意思。

  而杨振的这个意思,也的确被杨国柱所领会到了。

  尤其是当杨振率部西出边外,抢劫了从张家口的山右商队,掳走了山右商会的好些个东主掌柜,然后又向张家口的商会勒索赎金的事情,既让杨国柱瞠目结舌,又让杨国柱大开眼界。

  事情发生以后,消息传回到宣府城,杨国柱一边感叹杨振的胆大包天,一边也在嗣子杨捷和部将们的劝说下,开始打起了那些富商巨贾们的主意。

  恰好,杨振又派人送来了书信,力劝他在宣府一带募民屯垦早做打算,而且不要担心没钱粮养不了兵,有了兵钱粮自然就会来。

  就这样,杨国柱八九月间,就开始在西来的流民堆里募兵,然后找那无主的荒地安置其家人屯垦。

  而且,他一边在宣府募民屯垦,并从分了荒地的流民中大量招募壮勇为兵,另一边也开始让率军移驻到了张家口的杨捷,一再向口内商会募捐钱粮助饷。

  所谓的募捐,就是向张家口内的山右商会八大家主事者伸手要钱。

  这一主动募捐要钱不打紧,所得的收获,远远超过了杨国柱的设想。

  杨国柱作为宣镇总兵,当然知道宣府、张家口一带的山右商人有钱,但是他却没有想过他们那么有钱。

  就在几个月前,为了就地安置从山西、大同方向涌来的流民,杨国柱联名宣府巡抚刘永祚上书崇祯皇帝,请求朝廷拨给一笔银子购粮赈济。

  除了联名的上书,他们两个人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了许多封私人书信,到处请托朝中官员进言,然而户部只说没钱。

  崇祯皇帝为了不让这些流民继续流入京师,免得流民扰乱近畿地方,最后答应从内帑中拨给一笔银子。

  然而这笔内帑银子,到了宣府之后,落到总兵杨国柱、巡抚刘永祚手里的时候,却只有区区三千两,直叫他两人欲哭无泪。

  可是,当他从自己侄子杨振那里受了触动,受了启发,下定决心叫那些豪商捐银助饷以后,他赫然发现,崇祯皇帝拨给他的那点银子,对这些豪商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这个月,五千两,下个月,一万两,轻松松松,完全不在话下。

  而且那些被募捐的豪商们,也都老老实实,并不四处去告他残苛商民。

  当然了,为了防止有些人到京师告御状,杨国柱还在麾下将领的建议下,派了身边的心腹干将陶宗仪,率部进驻到了宣府的最后方怀来,专门盘查从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