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二二章 海岸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队抵达附近的时候,正值午时前后,海水退到最低潮之后,露出了海岸线上大片大片的滩涂。

  滩涂与滩涂之间,是河流入海形成的一条条或宽或窄或深或浅的淡水河道。

  而河道与河道的中间,一直到西边实打实的辽西岸上,则是茫茫一片,高大浓密,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此时又正逢金秋十月,连山河、茨山河相互交叉汇流所形成的数里入海河道的两边,苇林起伏一片金黄,芦花飞舞一片雪白。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如许美景当前,杨振不由得念出一句自己无比熟悉的诗词,引得陪着陪着自己站立船头往西观望的仇震海一时瞪大了眼睛,看着杨振一阵感叹。

  “都督真是好气魄,如此信口拈来一句,却叫人顿生豪迈之情。卑职原只道都督精通兵法,用兵如神,却不料都督原来文武双全,文采一样非凡!”

  杨振随口引用一句伟人诗词,竟引来仇震海一脸仰望,不由得有些哑然失笑,一时心中既有点惭愧,又有点窃喜。

  惭愧的是,自己并没有那样的文采。

  窃喜的是,能给人形成这样的印象,却也是一件好事。

  “欸——,诗词乃雕虫小技,见笑了,见笑了。”

  杨振一边“谦虚”着,一边赶紧转移了话题,对仇震海说道:“北边打渔山岛一带,退潮后,与陆地连成了一片,且又靠近塔山驿道,满鞑子此时可能已经设有巡哨。

  “而酒篓山岛,又稍显远了一点,登岸以后需要长途跋涉数十里,难免夜长梦多。如果此战不顺,我们可退往其中一处。至于眼下么,皆不去了。

  “你且派人乘了小船从北边上岸看一看情况,如果彼处没有满鞑子的伏兵,咱们即从北边的芦苇荡登陆上岸。”

  仇震海领了命令,转头叫人找了郭增福,对他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就叫他领了一条小船,带了几个人划着往西边的芦苇荡里去了。

  郭增福领着人前脚刚走,张臣、李禄、杨珅三个人后脚联袂而来,请示行止。

  “都督,此时登陆虽然不是最佳时机,可是现在已经午时了,石廷柱率领的满鞑子镶白旗汉军后队,想必已经过了塔山。我们再不上岸布置,恐来不及了。”

  张臣、李禄、杨珅三人一到,即向杨振建议,尽快靠岸登陆,择地布置埋伏。

  杨振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天空,见日光灿烂,已经正午,也知道不能再等,便对他们几个说道:

  “如果没有意外,我们就在此地登陆。至于上岸以后,到何处设伏,还需要几位与我好好参详一番。”

  杨振对辽西海岸的大体走势,当然是了解的,但是对于海岸上的具体地形,却并不完全掌握。

  反倒是张臣、李禄、杨珅这些打小从军,在辽西地面上驻守征战多年的人物,比他熟悉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