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一二章 来临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有利于引来明国关内兵马。

  此刻,黄台吉看见豪格听了自己的吩咐,立刻毕恭毕敬地答应了,心里颇感欣慰,先冲他点了点头,尔后又压了压手,让他坐下,紧接着,就又对多铎说道:

  “你们此行,究竟去打哪个城池,朕看,还是由你们自己去做决定。可以打锦州,可以打松山,也可以直接去打宁远城。总而言之,就是要打他南朝兵马必救之处。

  “记住了,你们此行能不能破其一二城池并不要紧,真正要紧之处,在于能不能调动南朝关内兵马出关救援。

  “须知道,你们此行引来的南朝兵马越多,你们的功劳就越大。至于引来了南朝兵马以后的事情么,到时候,自有朕,亲自统率大军前往迎战!”

  黄台吉的战略,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让多铎和豪格两人率军包围明军宁锦防线上的城池,迫使被围的明军向关内求援。

  等到明军的援军出关以后,再由黄台吉亲自率领八旗主力军,迂回包抄明军后路,将他们包围歼灭在关外。

  这个时候的满鞑子,自恃弓马骑射天下第一,所以根本不担心在野外与明朝大军进行决战,反倒盼望着能将明军从城池里面引诱出来进行野外决战。

  如果崇祯皇帝真的调集了大军,交给洪承畴领着出关,北上松锦,去与满鞑子决战,那简直是正中了黄台吉下怀。

  历史上,崇祯十四年开始的松锦大战,就是这样一个设计好的圈套。

  黄台吉派出了两个旗的人马长期包围锦州,并在锦州与义州之间大量屯田,作出了一个不拿下锦州誓不罢休的样子。

  原本想着等待满鞑子军队粮尽自退的祖大寿所部人马,这下子慌了,感觉到最后时刻到了,于是开始不断地向宁远、山海关求救,向京师求救。

  而大明京师朝堂上的主战派文官不明就里,纷纷上书皇帝主战,并弹劾蓟辽督师洪承畴胆小怯懦,见死不救。

  结果崇祯皇帝听信朝议,由原本的先安内再攘外,又变成了两线开战,开始督促洪承畴率军救援锦州。

  老谋深算的洪承畴当然看得出满鞑子的奸计,于是便一而再再而三地跟崇祯皇帝说关外兵少,不足以北上松锦与满鞑子一战。

  他希望通过提出增兵增饷的难题,让崇祯皇帝知难而退,放弃北上救援锦州的想法,因为他知道,朝廷无兵无饷,根本派不出大批兵马出关。

  可是没有想到,他这一次却弄巧成拙了。

  你嫌兵马不够?好,我给你倾国之兵。

  你嫌粮饷不足?好,我给你倾国之粮。

  一贯刚烈的崇祯皇帝咬着要关,调集了大明北方仅剩的官军精锐,搜集了能够搜集到的全部粮饷,一股脑儿地输送到了山海关外。

  崇祯皇帝这么做了以后,洪承畴心底里暗自叫苦,可是嘴巴上却无[八一中文网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