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一章 判断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一旦城墙被鞑子的大炮给摧毁了,就凭他们不足三千人马,怎么可能挡得住鞑子的数万大军?!

  杨振听说东门内外已经清理出来了,就带着身边的众亲兵,离开了城隍庙驻地,过来探看。

  之前隔着老远了看,其实看不出真实的高矮来,眼下来到了城墙根儿,抬头往上看,才真正觉出松山城墙的高大耸立来。

  东门的两侧各有一条宽大的、往两侧延伸挺远的上城坡道。

  上城的坡道,并不是台阶式的,而就是由厚实的青砖和条石铺就的简单坡道,完全可以上马拉大车从城下直抵城头。

  杨振他们从坡道下面经过,看得人人啧啧称叹。

  等他们来到城门下,徐昌永带了人等候在那里,看见杨振过来,隔着几步,就说道:“杨兄弟!松山城不大,可是城墙高厚,都是青砖条石,我看比起宁远城来,也差不了多少!难怪金副总兵他们,仅凭三千人马,就能硬扛住鞑子数万大军!

  “你看看这个城门左右,全是清一色条石砌就!光是这个城门洞,从里到外,怕不有一两丈深!还有这两道城门,全都是黑枣木包铁,重逾千斤!”

  杨振走上前,一边向徐昌永道着辛苦,一边跟着他往城门洞里走,也顺便观察着东门的情况。

  因为没有瓮城,所以城门洞里由外而内,一共设了两道门。

  第一道,是日常开合的大门,在门洞尽头,紧邻着城外,朝内开。

  第二道,则是悬门,用铁索悬在城门洞的中间顶上,放下和拉起的机关就在城头上。

  一旦城外的敌军攻破了第一道门,城头的守军还可以紧急放下第二道门,继续将敌军隔绝在外。

  杨振领着众人进了城门洞里察看,不大一会儿,张得贵、杨珅、潘文茂、李禄等人,听说杨振来了,也都下来见面。

  张得贵奉了杨振命令,主持东门防务,如今把炮队、掷弹兵队安置在城头上,分别安顿好了,也与吕品奇安排巡哨东门的那一队人马交接完毕了。

  一堆人在城门洞里见了面,然后都跟着杨振往外走,到了东门外的石阶上站定了,一边往东看,一边说着话。

  城外不远处,鞑子用来围城而挖掘的长壕和堆砌的土墙还在那里,徐昌永率队清理城门洞之后,已经派了手下的蒙古兵们前去摧毁围堵松山东门的土石墙体去了。

  “徐大哥!告诉你手下的弟兄们,只需要把对着东门的那段墙体毁了就好,土石推倒,刚好填充下面的壕沟!其他的可以先留着!这些壕沟与土墙,今后也许还有用!有了这些东西,今后鞑子再来,我们的火枪队、炮队、掷弹兵队可以出城作战!”

  杨振身边众部将听了这话,却是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纷纷去看杨振。

  徐昌永这边儿吩咐手下跑去传令,然后就回头对杨振说道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