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一二章 沈迅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信心,直说射程比原来红夷重炮使用铁质实心弹丸的有效射程要远,在平原旷野直射最大射程,能打三里多地。

  明制三里多地,换算成杨振更习惯的长度单位,合计约在一千七百米到两千米之间,至少也当在一千七百米之上。

  对于这个射程数据,杨振略想了想,也就想明白了。

  因为对使用实心弹的重炮来说,他的最大射程,并非其有效射程,其有效射程甚至会远远小于其最大射程。

  比如红夷重炮,它使用实心弹的目的,在于利用实心弹在发射后的强大冲击力,撞击城墙或者障碍物,达到摧毁炮击目标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当其动能耗尽,或者说抵达强弩之末的时候,其落点虽然是最大射程,但它造成的冲击力已经不在其有效射程内了。

  可是类似的情况若是应用了开花弹,那结果可就不同了。

  开花弹的落点有多远,它的有效射程就有多远,也就是说对开花弹来说,最大射程,就是其有效射程。

  杨振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也就没再纠结于尖头圆柱型开花弹应用于红夷重炮的射程问题了。

  因为无论如何,这个射程在眼下都足够用了。

  他眼下需要的,只是一款能够压制清虏天佑助威大将军重炮的重炮。

  只要其射程,能够全面覆盖天佑助威大将军重炮的射程,就足够了。

  剩下的,就是解决其威力问题。

  与此相应的是,从潘文茂等人的描述中,杨振大概也知道制约这款新型开花弹威力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其中的关键问题,其实就是弹壳自重与装药量之间的比重问题。

  要想爆炸威力足,那就得薄皮大馅,装药量足够大,才是王道。

  但是薄皮大馅也有薄皮大馅的风险,这个风险就是炸膛。

  红夷重炮的膛压是很高的,膛压高,膛内的温度就高,炮口焰就比较勐烈,这个时候弹壳薄、装药量大的开花弹,就很可能在推送出炮口之前提前开花。

  但如果弹壳过厚,装药量较少,安全倒是安全了,可是被送达目的地后爆炸效果有限,也起不到应有的杀伤作用。

  说白了,这就是在自身安全和杀伤敌人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而这个平衡点的寻找,则需要更多规格弹药以及更多频次的试验。

  也因此,在接见结束之际,杨振除了安排弹药厂为抬枪队量身定制弹药之外,剩下的就是叮嘱潘文茂进一步安排人手,继续试验更多装药规格的用于红夷重炮的开花弹。

  当然,杨振也没有忘了同时叮嘱他,要尽快招募训练新的人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加速弹药的生产与储备进程。

  对于枪炮弹药这些东西,杨振只怕储备不够,而且永远也不会嫌多。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的小范围动员令,虽然后续没有再扩大知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