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砖瓦房_荒岛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准砖烧制起来我也更有把握,建造时当然希望越大越好,可始终还是要讲究个合适!

  想好最终的方案之后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一切都可以按照现代工艺的步骤完成,除了所有工序都需要自己亲手完成和缺少水泥外,操作步骤几乎可以照搬。

  这时候又不得不面临跟以前制作其它东西时一样的问题,制作辅助工具,也就是模具!

  就像工厂里制造大部分产品一样,想要出来的产品尺寸规格都一致,那么就必须借助模具的力量。

  制砖的原始辅助工具叫砖盒子,它跟炼铜铁的模具是不一样的,这个是用来砖块成型可以反复使用。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空心没有底部和顶部的木板盒子,把调好的湿泥按进去去除多余的部分后再倒出来就是一块合格的砖坯。

  要是放在以前制作它几乎就是妄想,但是现在以现有的工具制作虽然不算简单,但也不会花太多的功夫!

  我先把两根大腿粗细的干木头去除树皮后从中间画好线用手锯对半切开,厚度改成三公分左右再把两边的边缘进行修理,再锯两片稍短的木板,最后四张可以叫做木板的厚板合拢之后经过不断修形,里面的空间就刚好是砖的尺寸。

  外侧的木板比砖要长五公分左右用来钉上钉子固定,在没有现成钉子又没有多余铁的情况下,我只能把现成的铁器之一熔化后制作铁钉。

  有时候的选择总是让人很头疼,最始终要做出决定,最后只能把暂时作用最小的菜刀熔成铁钉。

  即使心痛到无法呼吸,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铁钉的模具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我只能用小木棍削成铁钉的形状后一个一个分开按进湿泥制作的模具里,并且只有一面。

  熔化铁水时只能在一边拉动风箱的同时,慢慢地移动模具,每一个孔位里装满就移到下一个。

  最后得到的铁钉因为只有一面模具的缘故,并不呈圆形,而是一个三角形,倒并不影响实用性。

  小时候家里的砖盒子是可以拆分的,拆分开就是几块类似H型状的木板,还记得几岁的时候调皮偷玩把手指砸破直到现在手上都还有当时留下的回忆。

  我做的这个对比起来就要笨重很多,因为不能拆分,所以做好之后砖坯从里面倒出来要麻烦不少,调泥土时就要尽量调得干一些以免粘连。

  两块长木板的中间被我横向割了一条毛线粗的细缝,砖坯成型之后用线一拉,一次可以成型两块砖,这也是我唯一能想到提高效率的办法了!

  制砖的步骤非常多,一般制作砖瓦的泥土都会精过挑选,主要是选择带有粘性的土质,当然这并不是说需要去远处挖黏土回来,空地里的地壤也基本能够达到条件。

  其次就是让调泥的土里没有杂质,比如石头和杂草等,这样做出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