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露一手_隋唐大猛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位邻居家借来了一点菘菜。

  菘菜也就是白菜,不过品相远不如后世时的白菜好。

  他还从自家菜地里弄来了一点菜,就一把小葱,还有一把薤,这菜古诗词里常见,他看了两眼觉得很眼熟,这在后世应当是叫藠头,像葱又像蒜。

  配菜勉强有了,不过调味料却又少的可怜。

  小妹端出一个小陶罐,黑乎乎的却很神秘。

  结果却是个小盐罐,挑出来一点,一颗颗很大颗粒的盐巴,并不白,黄中带黑,明显杂质很多。

  可按小妹说的,就是这样的盐那也是很贵的。

  家里的盐都是拿粮食换的,有时去县里集市上换,有时则会有人挑盐下来换粮,一升盐换十升粮,向来都是这个价格,盐价是粮价的十倍。

  盐价高,却还品质很差。

  一斤面粉做成的湿面片大约一斤三四两,这三斤面粉倒有四斤左右的面片。

  把熏的黑乎乎的陶锅架到火上。

  小妹便开始烧火,她先拿了一把松针放在锅下,然后拿石镰打火,引着后,便又开始往上面架小松枝。

  没有烟囱,火烧起来并不容易,多架几根柴火便看着又要灭掉,于是小妹便拿起根打通关节的细山竹筒吹火,吹的到处是烟,好不容易才又着了。

  陶锅很厚,加热也很慢,烧了好一会才感觉到锅热,罗锋便舀了几勺冻结的猪油下锅,这猪油品质也不太好,并不是雪白而是泛黄。

  不过猪油在锅中化开后,还是十分的浓香的,小妹边烧火边吸鼻子,还说油放太多了。

  “多放点油好吃,今天咱们吃顿好的。”

  锅化开热香后,罗锋抓起洗好的一把菘菜和薤菜扔进陶锅中翻炒,断生后铲出放一边,然后加入冷水下锅。

  “小妹,三姐和四妹嫁的丈夫怎么样?”等水烧开的时候,罗锋问小妹。

  “三姐夫是个猎户,脸上有个大疤,人家都叫他大疤面,听说是以前有次打猎的时候被豹子给咬了,因为有这个大疤一直娶不到好妻。三姐多好啊,嫁给他委屈了。”小妹有些失落的道。

  罗锋也有些明白,在这个讲究女子出嫁要嫁妆的时代,没嫁妆的女子就好比后世的印度姑娘,没嫁妆就嫁不出去,就算嫁出去了也会受到夫家的白眼为难,日子很不好过。

  那三姐夫若不是有这样的缺陷,只怕也未必愿意娶三姐。

  三斗谷子就把三姐娶走了,真是便宜他了,不过若是三姐夫对三姐好,罗锋倒也还是能接受的。

  “上次三姐回门时,说是夫家对她还不错的。”

  “那就好,四妹呢?过的怎么样?”

  两姐妹一前一后,相差只有半个月先后出嫁,三姐嫁了个有疤的猎户,四妹却是嫁了个船夫。四妹夫家在长白山的北边,他是那里河边的一个船夫,渡过往行人,有时也打渔。

  日子其实也挺辛苦,那四妹夫据说以前娶过媳妇,只是后来没几年病死了,如今已经是三十岁年纪,又娶了罗锋四妹。

  这便是填房续弦,那四妹夫家里还有前妻留下的三个孩子,二男一女,大的都十岁了,过去是当后娘的。

  “要是我早点回来就好了。”

  小妹擦了擦眼泪,也不知道是烟熏的还是什么,“五哥你回来了,可是阿耶和大兄二兄三兄四兄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阿耶和大兄去涿郡打造军械都去了一年多了,还没消息。”

  “应当快了。”罗锋也只能这样安慰小妹。

  水烧开,罗锋赶紧把面条下锅,面条煮了一会,看着煮的差不多了,罗锋把先前断生的菘菜和薤菜也都放了进去。

  搅拌几下,加盐调味。

  “嗯,不托煮好了,准备吃饭。”

  三升的面粉,擀出了四斤的面片,再加水一煮,顿时满满一大陶锅的面片汤,白白的宽面片儿,配上了翠绿的菘菜,虽然只放了猪油和粗盐调料,可面上再撒了些葱花,顿时香气袭人,又好看又好闻。

  真是色香俱佳,小妹看的眼都直了,“想不到五哥这么会煮汤饼呢!”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