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67章 两炬蓝烟_隋唐大猛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石驿。

  驿丞听完两个满身尘土的人说完后,愤怒的拍打桌子。

  “狗奴,居然敢劫掠我大秦商队,破坏丝路,真是找死。赵三!”

  一名衣袍上有个驿字的年轻汉子进来,“驿丞!”

  “赵三,你赶紧跑一趟拔换堡,告诉那里的烽子,就说这边出现了突厥贼子劫掠商队,让他们速发烽烟讯号,急召巡逻队救援。”

  “是。”赵三叉手领命,迅速离去,从厩中牵出一匹快马出驿而去。

  “我们两人一路赶来也辛苦了,先喝点水,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候消息。放心,各个烽堡都有一套专门的烽烟讯令,遇事,可迅速以烽烟讯息召唤附近的巡逻骑兵。”

  驿丞对于大秦的巡逻骑兵很自信,别说二三百突厥贼子,就是更多,也不怕。在这条路上,还从没有哪伙贼人敢如此大胆正面挑衅秦军巡逻骑兵。

  拔换堡。

  巡逻骑兵不在堡里休整的时候,堡里仅烽率一人,副一人,烽子七人。

  他们均归于兵部下职方司管辖,同时也受安西道都督指挥使司管辖。

  白天燃烟叫燧,夜晚举火叫烽,烽堡也叫烽燧堡。

  烽燧有一到五炬的规定,同时朝廷军器监又对烽炬加以改良,添加一种材料后,燃的烟和火都会带有颜色,因此不同数量的烽炬和不同的颜色,能够组合成十几种讯息。

  这样,就能准确的传递出军情,附近驻扎军队的城堡,就能准确的判断军情,做出相应的安排。

  若无事,烽堡还要在每日的初夜,放无色烽一炬,报告平安,故称之为平安火。

  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可以说正是大秦真正进入西域,对此地开始掌握的最好佐证,在丝路上,也成为一大壮观景象。

  拔换烽堡和丝路上的众多烽堡大致相同,基座成正方形,堡体为向上收缩的棱柱形,均为夯土建筑,夯土中夹有红柳枝并多用圆木构架。

  拔换烽堡也称为拔换烽墩,远看如一座土墩,长宽各四丈,高三丈余,墩体上下穿架着四层直径海碗口粗的木桩。

  二十里一座驿站,五十里一座烽堡。

  有些重要的关隘要地,甚至每隔五里就有一烽墩。在伊吾郡,有一处要地,不过五十里地,却足有十三座烽堡相连。

  换拔烽堡其实并不是新建的,他是早在汉宣帝年间,设立西域都护府兵,建立的烽燧堡线的一座烽堡,虽说历经数百年岁月,原堡早就近乎荒废,但大秦的拔换堡也确实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只是更加的高大而已。

  拔拔堡的烽墩主体有四丈多宽三丈多高,上建望楼、烽台,下面还有一圈两丈的土墙围挡了一片地方,里面有马厩、水井、宿舍、仓房等,土墙外还有一条壕沟,土墙还有一座吊桥。

  如此高规格的烽堡,正因为这里平时是一队巡逻骑兵的驻点。

  徐烽率接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