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七章 糖葫芦_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过五六个而已。

  一年才能吃到五六个桃子,确实不多。

  “要是多几颗桃树就好了......”四郎小嘴吧唧着,桃子他也没吃够。

  宋青苑看向周氏。

  周氏了然道,“家里的荷塘,鱼塘还在挖,果园等明年开春再说吧。”

  ............

  两日后,宋家三兄弟,孙氏,李氏,叶氏,宋青苑,宋青蓉,宋青茉,大郎,三郎,四郎,还有长工刘老根。

  每人手里拎着篮子或筐。

  站在果园内,摘山楂。

  男丁们爬到树上,敲打,女眷们把掉下来的山楂,捡到篮子内。

  装满了一篮子,或者一筐后,被运进宋家院内。

  将近千斤,红彤彤的山楂,摆在院内,周氏看了露出喜意,今年的山楂结的不错。

  若是把这些山楂都做成山楂糕,山楂片,山楂卷,这一年又能挣一笔。

  多了不敢说,十几两还是有的。

  可家里现在的人手......

  周氏琢磨着,李氏要看作坊,孙氏也要顾自己的绣活作坊,叶氏要喂鸡喂鸭,喂猪。

  还要帮着宋青蓉,宋青茉做枣糕。

  那......

  “娘,家里的活要紧,我不会耽误家里的。”孙氏首先表态。

  “娘,我也可家里的活先干。”叶氏紧随其后。

  李氏撇撇嘴,不说话。

  周氏摆摆手,“先在村子里,找两个人手,把山楂清洗去核,剩下的咱家自己干。”

  “老三,也赚点紧,在打一批模具,这么多山楂,我估摸着,之前打的不够用。”周氏吩咐道。

  “行,娘,我这就去打!”宋诚礼立刻应下。

  “娘,人手找谁?”孙氏问道。

  “你挑吧,挑那老实,事少,认活的。”周氏嘱咐着。

  孙氏想了想,“娘,我看郑婆婆和吴寡妇就不错。”

  吴寡妇自己一个人,郑婆婆带着个小孙子,俩人都住在村东头,还是邻居。

  平时很少和村里人来往,话少,事不多。

  最重要的是,嘴严,不爱道东家唱李家短,不扯老婆舌。

  去年的时候,来宋家老宅编过草帽。

  孙氏对他们印象不错。

  这俩人,周氏印象也不错,“行,就她们俩了,你去问一下。”

  “一天就给她俩十文钱的工钱。”

  周氏估摸着,这两个人,加上她,在加上放了农忙假的大郎,三郎,宋青蓉,宋青茉,宋青苑,还有家里其他人也都能凑把手。

  这样一来,四五天的功夫,就能弄完。

  “哎!”孙氏应着,出门去了村东头。

  剩下的众人,每人搬着一个小凳,围在正院内,开始清洗去核。

  宋城忠等男丁,就负责挑水,打水。

  四郎把洗好的山楂放在嘴里,咬了一口,小胖脸皱成一团,“姐,好酸啊!”

  “山楂本来就是酸的,酸中带着甜。”宋青苑轻声道,拍了拍四郎的脑袋瓜,“快点洗,等把这一篮子的山楂都洗出来,去核,我就给你做糖葫芦吃。”

  “好啊!吃糖葫芦!”四郎高兴的拍手,舔了舔嘴唇。

  没一会儿,孙氏回来了,郑婆婆和吴寡妇同意来宋家干活。

  不过,每天要把家里的猪喂完,才能过来。

  宋青苑知道,这个猪,是她放在俩人那养的猪,端起洗好的山楂。

  找周氏要了糖,宋青苑就进了厨房。

  找了几根干净的木棍,把山楂串上。

  糖放水,熬成糖浆,趁热裹在山楂上,糖葫芦就做好了。

  “来,尝尝吧......”宋青苑把糖葫芦递给众人。

  还没等众人品尝,宋家的院门就被推开,二郎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王二媳妇跳河了......”

  省略,而安,比心。

  2019感恩遇见。爱你们,么么哒。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