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购票难_重生野火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季老哥,那你可得说话算数。我可在安桂等候着你的大驾了”,陆坤哈哈笑道。

  他倒是希望季克良能早些到安桂。

  毕竟,季克良的级别可不低。

  要不是他醉心于茅台酒厂的事业,一个地级市一二把手的位置几乎是唾手可得的事情。

  “火车票的事儿,明天一早我让小吴给你们送过去”

  “那就麻烦老哥了”

  这个时候,买火车票软卧票,其实还不大好买。

  当然,这个不好买,也只是相对于后世来说。

  如果是和以前做比较的话,那就是好买多了。

  在九十年代之前,很多火车的软卧票,都不是平头老百姓能够买得到的。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软卧票都是给机关部门领导准备的。

  即便是空置,也不会对外出售软卧票。

  所以,在九十年代之前,全国大部分的铁路系统,都处于长期亏损的经营状态。

  进入九十年代,铁道部门才开始转变思维,逐步开启市场化改革。

  当然,现在谈这个还为时尚早。

  这个时候,铁道部门系统内,提出铁道部门市场化改革的声音还不强烈。

  毕竟,改革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能在官场混得开的,哪个不是滑头?得罪人、担风险还没好处的事儿,不会有谁愿意干。

  陆坤几人早早地上了火车软卧车厢。

  “这人可真多啊”

  程浩看着窗外的人群如蝗虫过境般地往上挤,忍不住开口道,其他几人也忍不住点头。

  “这还不算多的”,陆坤笑了笑。

  打工潮时期的春运,那才叫一个恐怖。

  在外奔忙了一年的人们,像候鸟一样,在中国大地上“迁徙”。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走得再远,春节必须回家团年。

  每年农历正月前后,浩浩荡荡的大军南下北上,东奔西跑,铁路、客车如水,交织成一股逾月不退的“春运潮”。

  那个时候的车票相当难买,有的还要排上几天才买得到票。

  “地当床、天当被”,火车站前的广场,就成了临时住所。

  当然,还听说过在广场上,孕妇直接生了孩子的。

  哈哈。

  火车票难买,还由此衍生出了不少调侃的段子。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火车票”

  “我本以为最让人心碎的话是‘我们分手吧’或‘我喜欢上别人了’,但到最后才发现,应该是‘没有!连站票都没有!’”

  “春节又到,中华大地,有钱飞机,没钱站票。

  望长城内外,大包小白,大河上下,民工滔滔。

  早起晚睡,通宵达旦,欲与他人试比高。

  须钞票,看人山人海,一票难保。

  车票如此难搞,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见此遁逃。唐宗宋祖,也是没招。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骑马往回飚......”

  “车票几时有,披被望铁窗。

  不知窗内车票,今日剩几张。

  我欲踏雪离去,又恐前功尽弃,身冻心更寒......”

  买到了火车票的,也别急着高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火车上,你却没有挤上去”

  “呜呜呜......”

  火车开始缓慢启动,几人的思绪也被拉了回来。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