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4 同行·金银双姝_蜀山五台教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不能自拔,不由得心生怜悯,哪知心念一动,又被魔头乘虚而入,怜悯转为心疼,心疼转为爱怜,爱怜再化**……甚至生出“能的一个男人这样对自己,便是不做天仙也是值得”这样的想法。眼看二人就要败道,多亏公冶黄传音进来,在二人耳边传了昔年大师兄叱利老佛留下来的一段密法,专门对治情丝绕魂,欲念纷飞。说起来,道家讲性命双修,实际上修性乃是修命的入门课程,譬如钟离权要收吕洞宾,先要经过“十试”,看吕洞宾的心性确实适合修道,这才收徒传艺,而很多仙人收徒,也要先用某种手段磨砺弟子一番,看看他能不能通过考验,这边是所说的根器,有些人的性子,实在不适合修道,譬如瞋恚嗜杀,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奸猾贪婪……别人对他有一点不好,他都要记一辈子,看见别人有好的,就想得到,这种人非但无法拥有出世的心境,甚至连打坐时候都静不下来。老子说:“致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不能安静下来使神思清明,就不能“万物并作”,也不能“动之徐生”,修道人在定境之中拥有神通,生发万法,便是这个意思。那么连第一入静都做不到,心里总想着金银财宝,想着谁骂过我,谁打过我,我得怎么报复他,这种人后面那“万法”自然也就生不出来。譬如施龙姑和凌云凤,二人精气充盈,神魂稳固,按理来说修道是应该一日千里的,但实际上二人的心性就不适合修道,因此修了许多年的道法,却越来越落后于同门,非但比不过雷起龙、申若兰,就连许多后入门,且体质不如她们的,也开始超过她们,峨眉派的笑和尚三千年反复转世苦修,到现在还是个峨眉派小辈弟子。因此道家的性命双修,“修性”往往在入门前就要自己完成,入了仙门之后,便多在“修命”上下功夫,这一点峨眉派尤甚,尤其是齐漱溟掌教这些年,门下弟子心性上的修持基本上都被抛弃,只看法术能不能练好,很多地方甚至不惜由长辈帮助作弊,急于求成,实际上已经走进了旁门的岔路之中。而相对于道家,佛家里面始终是把修性放在第一位的,修命反而是次要,只要心性到了,随时随地都生活在定境之中,行走坐卧,心如止水,到了那一步,自然神通自显,慧光普照。道家坐忘存身,天地合一,自然也能念念生而不生,不为魔惑,但那却需要本人有一定的根基,不能拿过来就用,这一点上确实不如佛家的方法方便,因此公冶黄便将一段佛门秘法传给二人,以大爱而破小爱,以大心证无住,**纷纷退散,虽然只是暂时性的,到底消了欲火,二人急忙收摄心神,施展本门秘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