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72章 南洋之行_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轩的计划中,橡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来是可以在当地取汁,以桶装回大秦能带回更多的。

  不过因为保存技术和运输问题,为了稳妥干脆整棵砍伐带回来再慢慢取汁。

  在有了图纸的情况下,想要制作蒸汽机并不难。

  大秦的匠人们只要根据图纸,就能制作出来。

  可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也证明了三千年前的青铜冶炼技术可是极为先进的!

  更何况有秦轩的主导,又集大秦所有匠人之力。

  要知道,那些随随便便一个大学毕业的穿越前辈,哪怕是学文科的也能轻轻松松制造出飞机大炮火箭外加无线电通讯。

  制造蒸汽机,那更是基操了!

  如果秦轩在有了图纸,又集合了整个大秦的匠人都还做不出来,那干脆挖个坑把自己地埋掉算了!

  研制出蒸汽机,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对于大秦的治理,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所以,橡胶是必不可少之物!

  而两千年后,我国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已居世界第五位。

  海南岛是中国最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2003年橡胶种植面积已达到37.98万公顷,占全国橡胶种植面积的58%,名列全国第一。

  然而100年前,在中国的土地上却找不到一株橡胶苗。第一个把橡胶引进国内,并在海南岛开垦胶园的,则要归功于马来亚归侨何麟书。

  何麟书是海南岛人,186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8岁那年,因生活所迫到当时的马来亚谋生。

  从一个洗碗工,慢慢成为了一名实业家!

  1906年,他集资5000元,在海南家乡成立了琼安公司,由马来亚引入橡胶种子开始种植,开辟了中国第一家橡胶种植园。

  不过万事开头难,最初的种植并不顺利。

  开始是以播种的方式重视,结果第一批育苗以失败告终。

  之后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卖掉了房屋筹集资金,决定用移植橡胶苗的方法代替原有的播种方法。

  当时,海峡殖民当局严禁橡胶树苗出口,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几经周折,终于在其他华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从海路将橡胶树苗运回海南岛。

  第一批运回约有5000多株,结果成活了3000多株。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橡胶终于在中国大地扎下了根。

  因为秦轩下令船队前往,极大的提前了橡胶引进的时间跨度!

  在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禁止出口的律法,更没有人监督。

  再说了,此次船队之上还搭载了数万的精锐陆战队!

  在锋利的军械面前,谁敢制约?

  当然,秦某人做事素来讲求也得服人,要讲规矩。

  既然要拿走别人的树苗,自然是要花钱买的。

  这是规矩!

  至于所取之物的价值,那就由秦国来定价了!

  领兵的主将在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