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二章 下狠心的李承乾_李佑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六月,父皇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大伯李建成和四叔李元吉,顺便把大伯五个儿子(长子李承宗早夭)和四叔五个儿子都杀了。

  何其狠毒呀,孤还记得那天,爷爷跪在父皇的面前求父皇不要杀大伯和四叔的子嗣,还哭着说这些也是父皇的侄子,这些都是亲侄子呀。

  但是父皇没有一点的怜悯之心,并没有答应爷爷的跪求,孤的堂弟们全部都被杀了,一个不剩,以前孤不明白为什么,后来孤明白了,这叫斩草除根,只是孤明白了,但是却不认同,太冷血了,孤做不到。

  十月,父皇登上了他的皇帝位,而八岁的孤被封为太子,成为日后大唐帝国的承继者。

  可是孤没有想到,登上这个太子位置,却是孤悲惨一生的开始,孤的第一位老师是李纲,这位很有意思,他最初辅导隋文帝杨坚的太子杨勇,结果杨勇被废掉了。后来辅导大伯李建成,大伯也完了。”

  李承乾哈哈的笑了起来,笑声之中充满了戏谑,笑完之后,李承乾继续慢慢的道:“可惜,李先生仅仅教导了孤一年之后,就离逝了,父皇当了皇帝,基本上不怎么出门,偶尔去九成宫避暑,便让孤监国,好多小事都交给孤处理,不用跟他汇报。

  孤也搞得有模有样,父皇夸“颇识大体”,得到满朝文武一致称赞。此时的孤,不论在谁看来,都是大唐王朝当仁不让的下一代明君。”

  “殿下聪明睿智,当然是一代明君!”李元昌连忙躬身。

  只是这个时候,李承乾的话风一转:“只是贞观九年的时候,孤的明君之梦废了,孤的腿瘸了...!”说完,李承乾的眼睛红了起来。

  说到这个李承乾的腿瘸呀,可能是由于李家这个家族习性导致,李唐家族出身于北魏六镇的鲜卑族,陈寅恪先生说,北魏六镇是胡人汉化的反动。

  当年魏文帝拓跋宏把族人迁往洛阳,推行汉化,留了一部分人驻守在朔方六镇,依然保持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跟满清入关在关外留了八个****差不多。

  后来中原大乱,这帮人占了长安,形成关陇贵族集团,也把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大部分保留下来。大体三样:吃肉,喝酒,打猎。

  李世民非常喜欢打猎,所以几个儿子纷纷效仿他,李承乾,李泰,李恪,都是文武双全,英姿飒爽。唯独李治不喜欢打猎,喜欢读书写字,所以被李世民认为“柔懦,不类我”。

  打猎么,风餐露宿,当然各种生活不规律,有一顿没一顿的,打到猎物,一帮人围在一起,胡吃海塞,纵情欢笑,此中乐,不可为外人道也。

  但是乐极生悲,这种常年不规律的生活最终把李承乾毁掉了。

  贞观九年,李承乾十六岁,生病了,而且是直到现在都治不好的顽疾:痛风。

  痛风的主要诱因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