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章 师徒相见_三国之曹魏虎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竹简上疾走的笔尖顿了一下。

  皇甫嵩抬起头来。

  他打量起眼前这个躬身的少年,穿着平凡的衣衫,身上并无任何名贵之物,显然不是权贵之家的子弟,但观其相貌,却是格外的俊逸非凡。

  “老夫与你素昧谋面,何以老师呼我?”皇甫嵩出声询问,后辈在他面前自称‘学生’这没问题,但老师二字,却不能随便乱叫。

  想想也是,突然找到一个帝国名将,说要拜他为师,人家跟你都不熟,甚至面都没有见过,也难免会怀疑你别有用心。

  夏侯安拱手说道:“此举的确有些鲁莽,但小子是诚心拜师,您就收下我吧!”

  夏侯安说得诚恳,皇甫嵩却不为所动。他对眼前少年的家世背景一无所知,天地君亲师,师在其中,说明传承极为重要。

  夏侯安自知很难说动皇甫嵩,于是掏出当初边让写的书信,恭敬递了过去:“老师,这有边夫子写给您的书信,您看完之后,在做决断不迟。”

  皇甫嵩将信将疑的接过。

  边让在洛阳为官时,皇甫嵩与他有过些许交情。

  那时候蔡邕因得罪十常侍被流放塞北,洛阳城内边让独占鳌头,声名鹊起,熟悉边让的人都知道,他有三高:学识高、名声高,还有就是眼光高。

  只要他看不顺眼的人或事,谁的帐也不买。

  如果这小子真是边让推荐,想必定有可圈可点之处……皇甫高心中这般想着,手头已经打开书信,认真浏览起来。

  边让在信中对夏侯安不吝褒赏之词,说他桀骜酒脱,却又不失本性,胆子极大,敢于坚守自己的理想和原则……

  当看到夏侯安在陈留市集替百姓们打抱不平,最后公众处死张邈儿子时,皇南嵩忍不住的想要击掌称赞。

  这般不畏权贵的少年,只欲伸张正义于民间。

  做自己门生,再也合适不过!

  最后,边让在信的结尾处说,本来他想收夏侯安当学生,但很可惜夏侯安志不在此,也沉不下心读书,不是走文人儒生的料子,跟着他只会埋没了这颗赤子之心。

  于是才将夏侯安推荐给皇甫嵩,希望他能够好好打磨这块璞玉,使其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

  皇甫嵩看完以后,将信放在桌案,目光重新看向夏侯安时,多了几许欣赏:“伯阳是吧,文礼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不过在此之前,老夫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有戏!

  夏侯安心中一喜,皇甫嵩的态度明显在往好的方面转变,看来只要自个儿回答好了这个问题,拜师已经不在话下。

  “老师请问。”

  夏侯安语气恭敬。

  对于老师这个称谓,皇甫嵩似乎已经默认,没有再纠正夏侯安改过,神情郑重问道:“告诉我,你志向如何?”

  这个问题,意料之中。

  夏侯安此前想过很多种回答方案,而此时,他看着眼前的老人,神情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