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请官家正身_宋时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家的丹陛了。

  魏墙林是当事人,当局者迷,殿中不少人见着,蓦然心思浮动。

  恰在这时,有一个人猛的惊醒,连忙举着板笏,出列朗声道:“请陛下调转座位,正面朝臣。”

  这个人话音一落,还不明所以的人登时醒悟,不少人纷纷低头,紧张忐忑,不敢掺和。

  吕大防苍老的脸上没有表情,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苏颂,范纯仁,范百禄等人也相继明悟,沉默不语。

  “臣附议,请官家正面朝臣。”又有一人出列。

  片刻之后,又一个犹豫着出列,举着板笏道:“臣附议,请官家正面朝臣。”

  陈皮看着这三个人,暗自记下道:‘户部右侍郎曹政,正奉大夫沈琦,翰林学士陈河汉。’

  大殿里不少人面面相窥,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

  人群中,刚才附议魏墙林的一个出列,躬着身,肃色道:“官家正对的是太皇太后,乃是孝道,转身即是背对祖母,此乃不孝之举,请官家三思。”

  赵煦眉头皱了皱,这个理由还真是强大。

  户部右侍郎曹政看了眼梁焘,在他的示意下,再次举起板笏,沉声道:“令陛下侧对朝臣,这是臣子之道吗?自古到今,有背对着皇帝奏事的朝臣?这是人臣之礼吗?太皇太后与官家祖孙舐犊情深,慈孝不失,朝野共知,怎能官家正对朝臣就成了不孝?”

  曹政的话音落下,一众朝臣作思索状,没人吱声。

  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官家让魏墙林上前,分明就是表达了侧对朝臣的不满,转过身,意义重大!

  正对朝臣,那表示官家将全面参与政务,是一种亲政的信号,预示着太皇太后即将撤帘!

  吕大防依旧面无表情,不动如山。

  苏颂,范百禄等人同样不出声,他们身份太高,声望过重,一旦贸然开口就是表态,会引起殿中混乱。

  马严,黄鄯,韩宗道等人悄悄对视一眼,不敢冒头。

  魏墙林就站在赵煦边上,近在咫尺,甚至能看到赵煦嘴角的微笑。

  赵煦微笑,他可不敢,心里差不多哭了。

  这会儿他还能不清楚,这是掉官家的坑里了!

  曹政的话音落下,大殿里很安静,没有人再急着反驳。

  梁焘见着,大步出列,道:“臣请陛下正对朝臣。”

  梁焘作为户部尚书,又是赵煦钦命的‘暂代三司使’,很多人看着他出列,将他视为了某种信号。

  曹政等人三人,再次抬手,大声道:“臣请陛下正对朝臣。”

  尽管他们声音很大,但拢共就四个人。

  赵煦余光扫过,见到不少人面色犹豫,忽然用拳头挡住嘴,咳嗽了两声。

  这两声咳嗽十分轻微,好像在咳痰。却如同惊雷,令殿中不少人陡然警醒,心底发颤。

  这是警告!

  大殿里又静了一阵,终于有人忍不住,出列道:“臣请陛下正对朝臣。”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