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六十一章 镜破光犹在,兰死香不改。问我何不辞,独有烈士怀!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一章镜破光犹在,兰死香不改。问我何不辞,独有烈士怀!

  老十四爆不爆,这要取决于凌啸偏心不偏心,但凌啸偏心了之后老十四何时才爆,则要取决于,能对老十四碍手碍脚的“社稷调查寺”能否成为定局。用不着有谁推动,必定会有人站出来谏阻社调寺的设立的,因为,厂卫这种东西,很不得人心!

  不过,凌啸既然出了手防微杜渐,他就一定会主动到底。老八等还抱有希望的人,很快就失望了。

  一连几天,方苞、张廷玉、李釜、李宏、林慎思等御用文人和创新儒教的干将,在学报上纷纷大发文章,着眼于社调寺三项“崇高职责”,大肆探讨这种机构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只不过,因为各自的角度不同,这些干将不约而同,把焦点集中在了如何制约特权不沦为滥权的具体制度上去了,热闹得很有限。最后,等有反对者反应过来的时候,身为社稷调查寺正卿的胡骏又出了手,出自邬思道之手的捉刀文章,言辞极为恳切地承诺了三项原则:一、社调寺侦缉允许都察院听证复查;二,接受各级官民的监督和建议随时整改不良程序;三、每案侦缉过程定当在结案后登上邸报予以公开!

  这一招,就和满天要价就地还钱一样,也和商务谈判策略有些类似,严正承诺的让步,使得很多人觉察到了社调寺的诚意,更是惹来了办案程序上的建议热潮,倒把那些压根不同意的声音,压制得无声无息。等到方苞按照凌啸的授意,抛出了另一个吸引注意力的议题~~~《该否设立工商联合会》~~~之后,社调寺的风波,很快就被人淡忘了去。。。。。再谈论废除不废除厂卫机构,过时啊!

  康熙皇帝也不愿意过时。

  三十八年农历五月初八,是端午后的第三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节,也是十七世纪的最后一个芒种节。

  芒种,意味着早耕种下的麦子已经成熟,新的夏种又将开始,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之类的,如过了这个节气再种就不好成熟了。无疑,这个日子对重视农耕的中国古代来说,是个承上启下的好节气,论黄道吉日它就很是不错。至少,在承前启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如此。

  所以,康熙今天决定用它来做一做文章。

  “超亲王端地是菩萨心肠,菩萨心肠啊!”一大早,康熙便召来了内务府总管大臣曹寅,笑呵呵地指着几个密折叹道,“曹卿你看,这下好了,社调寺的设立和公开,就好比是划明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是一声震耳欲聋的警钟,把什么不能干和什么做不成,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心怀鬼胎的官员、将领、士绅、百姓,甚至皇阿哥们。倘使他们还要一意孤行地做,那也是咎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