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五章 热血沸腾的时代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五章热血沸腾的时代

  听说是戴名世之后,康熙茫然思索了半天,却没有什么印象,显然是名声不显的,忍不住叹一声“英雄豪杰未尽在彀中”。

  半晌,康熙方才道,“先不论其他,书吏贪污舞弊那是出了名的,你如何让这些人遵纪守法?”

  这是另外一个制度问题了,凌啸是有自己的见解,本觉得涉及政治体制为时过早,可康熙都已经问出来了,只好笑道,“皇阿玛,奸猾胥吏之弊,千年难决,儿臣也不敢妄言。不过,窃以为,该废除官员私聘书吏制,实行公务吏制,由省级藩司直接管理,废黜政责仅追罚到官员的律条,对以往犯事只由官员背罚的书吏,也加以严刑峻法,即可管控起来,虽不能杜绝贪污舞弊,但一定可以大大遏制。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皇阿玛,其中的关系实在太大,可以先在一省试验一下,有什么新的弊病可以随时调整,不至于撼动大局。”

  凌啸竟然要改变自明朝就遗留下来的官、吏分家制度?!

  康熙闻言一愣,刚想驳斥,却忽地又犹豫了一下,端起一杯苦茶沉沉思索,公务吏三个字却渐渐有些打动了他。他不是看不出来,其中“垂直管理”和“政责自负”思想的闪光点,但还是有个巨大的问题横在那里,问道,“庞大薪俸自何出?难道你不知道,有些奸猾胥吏比命官还要有钱胃口之大,甚是难以填铇?”

  见康熙问到这里了,凌啸却不想提出犯罪成本和合理税政分配的那套,毕竟那离现在的议题实在太远了,假装苦叹一声,“唉,皇阿玛,儿臣只是要选择一部分精英书吏加以栽培,不是全部。您说的这个,儿臣也没有想好。但反正儿臣可以保证,若是浙闽这样搞,儿臣就算砸锅卖铁耗尽家财,也要养出一批廉洁书吏,给百姓一片青天。”

  康熙一方面心中赞赏凌啸的态度,一方面也意识到自己离题了,笑道,“朕居然喜欢和你谈这等政务。。。。罢了,接着说,如何让书吏云起拥护朕的超越?”

  凌啸却不直接回答,“皇阿玛,儿臣要讨一个差事。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儿臣想挑选一千名年轻童生书吏,随儿臣出使西洋五国,前去一窥究竟,看看他们,因何可以渡海四万里之遥?因何可以船坚炮利殖民无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集采他山之石,师夷之所长以制夷!而书吏们去开了眼界之后,自然就能理解到皇上的苦心,一旦遇到攻击,当然是为王前驱!”

  这厮不在国中先考察了?!康熙大吃一惊,瞪大眼睛看着凌啸说不出话来。

  他满族能入主中原,和后来的清末不同,从来都是学来学去,连打仗都是奉《三国演义》为兵法经典,连国仪政思都是学的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