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七章 金陵见故人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金陵见故人

  黑黑的夜色里,江风一直这么吹着,凌啸立在船尾,享受着刺骨寒风带来的清醒。还有晕船的他在冷风里好受多了,完全没有半分的呕吐感觉。这晚上坐船,使他想起了明人张某某的《夜航船》,可惜现在他完全找不到那种看古人笔记的兴致了。临出发前,顾贞观已经为他草拟好了给康熙的密折,凌啸依然记得他点拨顾贞观的情形,使得这个先生也慌乱忧心不已。

  “奴才忧急若焚,有魏东亭纺纱案五大不可行相奏,望圣上三思而后行。一不可行,官府定价采购皮棉及销售棉纱,价由孰定?古人曰,财货之情需察市而审,又曰,物以稀为贵,货以滥为贱。十二时辰、十八行省,市价之浮动,剧烈之时可达一天十二价格,差异之地可达全国十八行情,官价之制定,可灵活至此耶?倘使买贵而卖贱,朝廷亏本,倘使买贱而卖贵,一则伤农民生,二则奴才可以断言,私家纺纱必成灾患,继私盐私茶私马之后,定将出现私纱弊端。二不可行,官府招募农匠集中纺纱,纱每成一锭,则百姓即少了一锭赖以养家糊口的收入,以农家每一妇女夜纺二两纱即可贴补三成的家用计,官纺至少会夺了他们三成的生机,将农夫本可纺纱谋生之漫漫长夜,空闲至袖手日贫境地。倘使朝廷也无免税减徭之惠民政策,即是以堂堂中央,削夺山野小民之生机!三不可行,在于官办纺纱全无掌控机制,专卖专销耶?官私皆办耶?开源之路何在……”

  其实凌啸自己也知道,后世的集体性质纺纱厂,是大力发展纺织很好的方式,但是,将它这种模式放在封建社会。简直就是玩笑话,没有了相关经济环境,没有了工业商业配套制度,没有了产供销储运的全部机制,没有新型的劳务体制,一切都只能是一个笑话。

  相信康熙看到自己的详细分析,定会吓得一跳,只是凌啸到现在还有一个疑问。康熙为何不向自己征询方案,以至于弄出了现在这样一个方式?

  “侯爷,天就快亮了,您还是却睡上一觉吧,等您傍晚醒来,我们的快船就可以到秦淮金陵了,晚间亥时地时候,必定可以到扬州的。”左雨虽是在劝凌啸去歇息。恐怕最谁不着的就是他了。胡涛在容若府里见过大场面,这次也随凌啸出来的陶洲和姜隐,一个是货行掌柜,一个是秦淮河的风月间谍,对繁华江南都不太在意。唯有左雨最是期盼,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扬州一觉十年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些他道听途说来的诗句,使得他无比的憧憬。

  凌啸不知道扬州梦如何,他只知道江船上的梦做得极为香甜。一觉醒来,已经是傍晚了,荃儿已经为他备好了洗脸水,凌啸洗漱起来,待到他正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