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 觊觎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觊觎

  凌啸的整军令一出台,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就通过了。

  高夫子拿着一大堆的卷宗,他用一口绍兴口音的官话抑扬顿挫,念完了湖北三万绿营的一百零三名千总以上军官的调令。

  督标、抚标、提标和镇标经过这次的重新分调,吴椣、苏克济、陈倬和蒋梁这五位标首,都感觉到自己的属下已经很陌生了。比如陈倬的提标里,以前千总以上的军官一个不剩,全部被打散分配到了其他的标里又去了,调来的全部是其他四营来的军官。如果不是凌啸特许他们保留自己的五百亲兵队,那么他们简直要感觉到自己是调任新职了。

  陈倬一直在鼓起勇气想要提出异议,但是直到高夫子念完的时候,陈倬才结束这种冲动,他仍然没有足够的理由,自己安排的几个刺头也没有跳出来反对。等高夫子话音一落,凌啸马上道,“五大标营的调任军官须在两日之内完成交接和到任,逾期不到任者,就地解职!”

  众军官大部分都躬身听令,“喳!”还有几个犹豫的,看到凌啸冰冷的眼神,加上几个主官都在眼观鼻鼻观心地不说话,赶紧也“喳”了一声表示遵令。

  陈倬知道大势已去,凌啸的整军令已经在形式上成为了正式的军令,他陈倬除了遵令执行以外,再无一丝翻盘的机会了,他唯有期望早日将整军事宜办好之后,康熙将这个年轻的侯爷赶快调走。

  这三条军令如同一道道的紧箍咒,把一兵一卒的调兵权都全部集中到了整军使衙门手中,还把所有的军需供应也收了回去,粮食军械的供应也被掐了喉咙,再将全部的标营都给凌啸调了个面目全非。心腹亲信全部给调走了,就算重新收服人心,也需要相当长地时间,兵不识官,官不知兵的,就算熟悉起来都很困难,更别说什么成建制地哗变了。

  凌啸宣布散会之后,军官们都告退了。只有那个巡抚苏克济死皮赖脸地留了下来。

  “抚台大人,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凌啸见苏克济做贼般地端着茶杯四处张望,吩咐了胡骏两兄弟把住门口,“我这里虽谈不上是密不透风,但是至少可以保证此处所说的话只有你知我知。”

  苏克济这才放下心来,清清嗓子道,“嘿嘿,侯爷。前些日子我收到八爷的书信了,八爷要我在武昌得和侯爷您多多亲近呢。”

  凌啸知道自己小看了这个老狐狸,前段时间他装得十分的庸碌和低调,搞得自己把他当成了一个可以忽视的人了,但是他刚才在会议上的那一手。帮了自己很大的忙,能够做到巡抚地人物,又岂是等闲角色?

  “凌啸来到湖北公干,自然要多多依仗抚台大人的全力支持了。再说我在京城里,多承八爷的照顾,以后自然会和大人多多亲近的,刚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