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2章 开营紫塞傍(续二_唐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何况,振大兄想的始终是日后坚守本家的存续之道;但是你们就甘心来中原兵马戎碌走上这么一圈再回去么?咱们可不是曹氏那几位一心想攀朝廷高杆,而不惜手段的归化人家啊!”

  他这么一番说辞自然有所居功自傲的底气和凭仗了。作为河西第一流的汉家名门,姑臧李氏虽然不及五姓七望中的陇西、赵郡二李,那么煊赫和厚孚士望于中原,但也是北朝十六国的一片腥膻当中,屈指可数衣冠不改的汉家政权——西凉王李暠传续下来的渊源。

  隋亡其鹿之后天下兴起的十三家反王之中,又有凉州姑臧出身的著名豪望之士,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并据河西,与关内的唐公(高祖)李渊,相争于一时天下。虽然因为实力不济而任人不明,从起兵到被杀,前后不到三年,但是并未怎么波及亲族。

  因此,到了有唐一代也是进身不缀,出过十多位的朝廷重臣而编入《氏族志》,差一点就位列诸多宰相世系的存在。因此,当年乾元国难而河西陇右浸染腥膻之际,留在当地的姑臧李氏子弟也是外来的吐蕃人竭力要笼络和借助的合作对象之选。

  只是李氏先人在五胡乱华的北朝乱世当中,犹自不肯臣服占据中原的诸多胡酋,而长时间尊奉偏安江南的东晋朝廷为正朔;现如今又怎么心甘情愿的屈身以事来自高原的牧牛野蕃呢?所以为了保全身家与之虚以委蛇的有之,但是始终就未曾真心顺服过那些走马灯似得轮替的吐蕃权贵。

  而当时机成熟之际,李氏子弟又追随武功卓着的张太尉,扫平和收复了河陇十一州,把百族群番再度纳入到了大唐归义军的旗号之下。就像是原本身为河州团练使李明达,或是其堂兄廊州都督李明振,就是当初追随张太尉尸山血海里杀出来,并且一起入朝觐见过前代天颜,也经历过大世面的老部下了。

  因此,无论作为归义军当主的张氏内部如何变乱更替,他李氏始终是归义军中稳稳当当的唯二之选;不但亲族子弟横跨河西军政两途而门人故旧渊源遍布其中,这一次还被郑堂老代表的朝廷预先允诺了好几位的藩镇、连帅侯选之资。

  但是仅凭这些,却还不足以获得凉州姑臧李氏毫无保留的全力支持;因此,最终真正能够打动李氏的条件,却是由郑畋亲自作保和画押,确保李氏家门之中还能够再出一位国朝宰相,而真正的跻身于第一流门第的宰相世系当中去。

  然而,在这个来自家门的整体目标之下,已然出阵的各位李氏大将,却又有自己的立场和诉求上的细微偏差。因此,李明达在微微摇头之后又继续道:

  “至少我是不想再回西州那边去了!留在这中原开枝散叶,称据一方难道不好么。。日后与本家互为呼应,怕不是又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