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七章 崇仁改制(下)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划算,但在极为渴求硬通货的崇仁和日本政府看来,能够用日元换来金银,那就是大大的划算。

  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在短短两三年间从这些老矿山中榨出了几十吨黄金和更多的白银,但同时也对矿山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汞污染更是成为后来长期困扰当地政府的一个严重问题。类似的政策还有日本政府对于砍伐山林的鼓励,要知道二战之前虽然环境保护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但日本自古以来就一个多山而又多雨的国家,因此对于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所以虽然日本境内森林密布,但日本政府从未想过大量出口木材,而崇仁现在却下了这样的决心,“两年、最多三年之后,shijie大战就将爆发,为了那时能够获得的丰厚利益,在此之前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而且只是两三年的过度开发,日本应该还不至于承受不了”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日本政府对于本来一直十分珍惜的国内煤矿也进行了过度开发,以省下珍贵的外汇用于进口更有价值的战略资源,毕竟日本煤矿储量虽然不多,但若是不惜涸泽而渔,维持一次shijie大战期间的消耗却还是足够了(历史上战后初期一段时间日本的煤甚至还有出口,不过当时煤矿工人的血泪也成为了后来日本文学重要的题材。),而渔业的情况也差不多。

  日本政府这些明显不合常理的做法很快就引起了美国大使的注意,但罗斯福虽然堪称是一代伟人,性格却一向优柔寡断,并没能马上作出决定,加之当时日本政府在外交上“软弱”的表现也成功地迷惑了他,结果等到美国停止援日的时候,日本已经通过大力引进美国的jishu和设备而大幅度提升了工业化与科技水平,虽然与美英德三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已经不至于像历史上那样连一向被认为“粗制滥造”的老毛子都明显不如(不考虑海军的前提下),尤其是军工方面更是脱胎换骨,尽管由于苏联人整合jishu的能力极强,往往能用相对较低的jishu设计出综合性能相当优越的武器,与之相比日本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未必就有多大优势,但总比历史同期的日本强多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还与德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从而能够以日元买到德国的商品,虽然德国令人垂涎的工业设备由于中国方面巨大的需求而几乎不可能有多余的卖给日本,但至少日本还是廉价引进了不少jishu

  注1:甚至大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是如此,因为此时shijie上主要工业国之间的工业化水平差距远比后世全球化时代大得多,而西方的人工价格也没有高到后世的程度,加上远比后世更加难以逾越的贸易壁垒,日本想走后世“中国制造”崛起的路是根本不可能的。(未完待续……)

  PS:今天第二更,继续求推荐票^_^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