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攻心之计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时间点上,吴四姓还并没有被孙权收服,反逆之心仍很顽强。

  尤其眼前这个陆议,其从祖父陆康(陆绩之父)曾为庐江太守,被袁术遣孙策战败,忧愤而死,陆家跟孙家的仇结得不浅。陆议说了,不是孙权派他来的,是他主动请求陪着陈端来的,可他又不是陈端的子侄辈,干嘛那么热心?肯定是要找机会跟是勋交吴四姓的底儿啊!

  是勋对于江东形势一向是很关注的,陈登常有信来,或者主动陈述自己所探查到的情报,或者回应是勋的问题。不过即便如此,普通人也很难洞察到以吴郡四姓为首的江东大族对孙氏政权的反感,更难一语道破陆议心中所想。只有是勋,他读过那么多后世研讨东吴政治形态的论文呢,对于原本历史上你陆伯言将来表面风光无限其实满把辛酸泪的结局,也都一清二楚。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哪有瞧不明白的道理?

  陆议倒是没料到这位是使君果然如同传闻中一般善于洞察人心、剖析大势,自己还没开口,他就点明了主题,心中又是感佩,又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来路上也设想过各种可能遇见的情况,要怎么曲折而陈,或者直言不讳,才能让是使君相信自己的诚意呢?才不会被他当作是江东方面的试探,甚至是反间之计呢?这回可省了大事儿喽。

  既然话已经挑明了,就见陆议把腰一挺,开始与此前完全不同地急逞口舌,侃侃而谈:“孙氏窃据江东,自外王化,若不能及早去之,恐异日有吴楚之祸也。前朝廷专事于北,致其坐大,蹂躏地方;今丞相既南征荆襄,若能底定,即可溯江而上,以收吴会。吾等不才,愿为先导……”

  可是他话才说到一半,却见是勋微微摆了摆手——陆议想说些什么,是勋早就心知肚明啊,这就跟历史上的张松献地图毫无差别,没营养的话多听做甚?是勋问道:“卿且再为我言孙权何如人也?”刚才你站在孙氏属吏的立场上,把孙权夸得一朵花儿似的,那么现在你站在吴郡大姓的立场上,再跟我谈谈孙权吧。

  陆议一愕,随即坦然答道:“雅量宽宏,任才尚计,实当世之雄才……”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只是最后加上一句:“若朝廷放之于外,狼也,收之于内,犬耳。”孙权确实是个人物,我刚才夸他也并非违心之言,但这人终究年纪轻,还缺乏足够的斗志,只要能够把他召还或者俘还朝中,他就蹦跶不起来啦,只不过一条丧家狗而已。

  是勋闻言,微微点头。孙权跟刘备、孙策不能比,或者更准确点儿来说,这会儿还不能比。在原本的历史上,赤壁之前,张昭等人皆主降顺,孙权也曾经动摇过——要摆在刘备身上,那怎么可能啊——若非鲁肃、周瑜苦苦相劝。他说不定就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