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夹袋中人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往后,一粒米都不给他们丫的!

  秋后,曹操趁机发兵汝南,顺利地降伏了汝南黄巾刘辟等部,收缴大批耕牛、农具,扩大了屯田的规模。但是因为粮草不继,没能继续扩大战果,再次攻伐袁术。随即表袁涣为豫州刺史,以代郭贡,使赴谯县上任。

  转过年来,曹操备齐了种粮,然后扫一扫徐、兖两州外加麋家的仓底,又搜罗出十几万斛粮食来,可以发动一场小规模战役了。于是召集群臣商议,说咱们眼眉前的大敌还是袁术,趁着他率主力渡江争胜,要不要奇兵突进,抄了他的老窝寿春呢?

  荀彧首先发言,说趁他病要他命,再打一打袁术我是赞成的,但咱们粮草有限,不可能派发大军,又不可能持久,想一口气攻下寿春,难度挺大。要是顿兵于坚城之下,到了播种之期还取不到什么战果,袁术再反身杀回,就难免反胜为败。还是挑选别的进攻方向、攻取目标为好。

  曹操说了,陈元龙前些天派人送信来,道广陵、下邳和九江之间平原连通,无险可守,袁术因此而越境控制了下邳的东城,希望可以增强这一方向的防御……

  是勋在旁边听到“东城”二字,突然间想起一个人来,就不禁一愣啊,回过神儿来再听曹操说:“吾欲使曹叔元率军往攻东城,以迷惑袁术,另遣一大将渡淮而取阳泉、蓼县,卿等以为若何?”

  阳泉、蓼县乃是庐江郡最北面的两个县,可以说是袁术势力的最西北部。这是一招声东击西之计,众人听了都表赞成。但是程昱瞧了半天地图,提出了补充意见:“阳泉、蓼县背淮水而面平原,我渡淮而往则难攻,据之而抗袁术则难守。不如前推至六安、雩娄一线,则东倚芍陂、沘水,南据大别山,方可御敌。”

  众人闻言,尽皆赞同——是勋是不大懂军事的,而且对淮南的地形也不熟悉,只好滥竽充数,跟着大家伙儿一块儿点头。可是他总得彰显自己的存在啊,于是大着胆子提出补充之补充:“既取庐江五县(除阳泉、蓼县、六安、雩娄外,还有一个芍陂东面的安风县),则地接江夏,恐与黄祖起了冲突。应当遣一介使往襄阳去,向刘景升申明和睦之意,以免节外生枝。”

  荀彧抚掌道:“宏辅所言极是。如此重任,非卿不能当也。”

  是勋当场就想搧自己一大嘴巴——有病吧你,多的什么嘴啊!往襄阳去是不会有啥危险的,而且他也挺想趁这机会见见那些荆襄名士——那儿就是陈留、颍川之下的大汉朝第二个人才聚集地——然而从鄄城往襄阳去距离就不近哪,这年月又没有火车、飞机,路途遥遥,只能骑马或者乘马车,而且因为多年的战乱,地方上很多传舍都荒弃了,不是到哪儿都能找到住处的。总而言之,这时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