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仙学九品_仙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中收集并记录了神仙、鬼怪、狐妖、豪侠……各类乡野怪谈、风土人情、奇闻异事,令人瞠目结舌、目眩神往。

  《草堂志异》一书,夫子鄙之,而读书人常读之。余休对此方世界的诸多认识,正是从中得来。

  余休深呼吸一口气,“纪林所述宝书,名曰《道藏》,非是单指一册书,而是诸多道书的合集,王侯大阀都难以集齐一套。”

  “但《道藏》中有一册总纲总序,指明了修行大道,并且流传世间。”

  余休目中升起一阵火热,“这纲序便是《道书》。”

  往下一看,他手托着的书册,表面泛黄,是老旧之物,上无花纹,只有两个大字,赫然就是“道书”二字。

  余休并未立即翻开书册,反而闭起眼睛,调和呼吸,慢慢的放松心神,竭力抹除杂念。

  余休前身乃是正统读书人,虽然只是一个童生,连功名都没有,只能算作读书人,但是其诸多良好的习惯,至今让余休受益不止。

  这开卷前的凝神静气功夫,正是余休从前身那里继承得来的。若非情况不许,余休还要焚香沐浴,待心神彻底澄净后,再行翻阅《道书》一事。

  只有如此,才能读得懂、读得透、读得精华。

  三十个呼吸之后,余休慢慢睁开眼睛,摩挲手指,轻轻翻开《道书》。

  “仙道修神,武道炼精,儒道养气。”

  道书开篇立意,直接阐明世间修行方法,让余休豁然开朗。

  天下间,道士以修炼阴神为主,武者以熬炼精血为强,读书人以涵养文气得智。

  三道之中,只有仙道才是一路奔着长生久视而去的。其余两道,不过是逞一时之气、弄一时之强、得一时之名,待到大限来临,皆是一抔黄土、身死道消。

  只可惜仙道艰难,且较之另外两道,前期颇有弊端。

  同时,道书中记载《道藏》开古往今来未有之先河,清楚划定出九品二十七等级,以供天下人修行检验。

  其中九品境界分别是:出窍、夜游、日游、驱物、凝煞、炼罡、风灾、火灾、雷灾。每一境界各有奇异,又划分上中下三等,因此共有二十七等。

  具体而言,其中下三品境界分别是

  九品,出窍:道士血气强横,念头澄净,能感悟到自己魂魄,从躯体之中脱体而出,凝成阴神,在躯体的周围活动。

  且此时的道士有神异,能见鬼,夜读书而炯炯有神。

  八品,夜游:道士魂魄凝实,可以出门移动,沐浴在月光、微风之下锻造魂魄,等级由下到上分为夜行、雨夜行、晨昏行。

  神异为耳闻辄诵。

  七品,日游:道士魂魄洗练,能够承受日光的炙烤,行走于太阳底下、火焰之中,分为晨日行,午后行,正午行。

  神异为过目不忘。

  ……

  等修完九品,成功度过雷劫,道士的阴神便能点开一点纯阳之气,成就鬼仙,能轮回转世,延续生机,称为“真人鬼仙”,已非尘世中人。

  更上,则有阴神彻底蜕化,变为纯阳之神的神仙,其神魂犹如生人,可以脱壳(彻底抛弃肉身)遨游天地间,朝游北海暮苍梧,已然长生!

  每一境界,每一品级,皆是奇妙无比,令人目眩神迷、心向往之。余休一字字看过来,不自觉间口舌微张,不知时间流逝。

  还是薪火燃烧将尽,光线暗淡下来,他才回过神来。

  “道家所求所得,千般劫难,万种艰辛,不过两个字:长生!”

  余休一时怔住……

  ————————————

  ————————————

  “仙学贵生,然天下岂有长生者?前朝崇道,以道士为上卿,国祚二百一十七年止。况于人乎?”——《草堂志异:仙学》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