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七八 不敢比和大人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换句话说,此时的商人外出经商,如手头银根紧缺或者身无分文,完全可以凭借其多年来树立的良好信誉——当然,有时也需要有现金、实物保证或请中间人担保——在宗族和熟人之间以会票的形式凭以借贷,这也是最原始的民间异地融资的一种手段。

  一般来说,若是熟人借贷,打个借条也就是了,但是这会票还和借条不一样。会票具有在“一地借款,凭票到异地还款”的功能,它同时兼有借贷文书和异地汇兑凭证两种作用,而借条仅有借贷功能而无汇兑“本领”,虽两者的功能不尽一致,但内容相近。

  其次,借条的借贷手续繁杂,需要一定的保证金或相同的实物作担保,然后凭以缴纳官税诸如印花税之类,并附带高额利息,限时一并还清,这样,借条就促成了双方当事人成为一种公认的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它就成为借贷之间的法律文书,成为可作申控的原始司法凭据。而借贷型会票则不然,它是人与人之间互利互助的一种形式,可以有现金、信物、中保,也可以什么都不要,仅凭一纸会票文书,不必缴纳印花税,没有法律文书效应,在特定的人群内部用以兑取本金和较低的利息,它是民间信誉文书,因而借贷型会票还贷的自我约束力要高于借条——只有互利双赢的诚`一`本`读`小说`信,才是民间会票生存的基石。

  抛开私人借贷来说,这种凭证,一般是某个钱庄发行的,证明该人在该钱庄有多少银子,可以在该钱庄的所有分号,随时随地的把银子取出来。当然,去取的时候,除了这个凭证之外,还要有密押,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的密码了。

  这个年代的保密手段,其实已经是相当的先进。

  像是董策手里拿的这张会票,上面除了写的密密麻麻的字之外,还有水印的存在。

  水印,在这个年代,已经存在了。

  水印,是在造纸过程中形成的,“夹”在纸中而不是在纸的表面,迎光透视时可以清晰看到有明暗纹理的图形、人像或文字,它是纸张在生产过程中用改变纸浆纤维密度的方法而制成的。当在光线照射下看,水印图案便会呈現相对浅色或半透明的效果,除非把纸张烧毁,否则不能把水印除去。

  其主要目的就是防伪。就拿董策手中的这张汇票来说,水印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外行人看来肯定是乱七八糟,但是在钱庄那些有经验的掌柜看来,一目了然。而若是谁敢拿着仿造的会票去取,定然是会被轻易识破。就算是这些人刻意的仿造这种水印,也绝不会做到天衣无缝。

  这是在纸面上的防伪,而更严密的当属是在密押上的防伪。

  单单靠着势力的支撑是做不成生意的。

  像是茂德钱庄这种在太原有分号,在大同有分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