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二五章 匠户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说.,立刻就是眼睛一亮。

  他翻身下马,赵大会和李贵都赶紧过来跪下磕头见过,一个自称小人,一自称属下。

  “都起来吧!”董策笑了笑,还亲手把赵大会给扶了起来,笑道:“劳驾你办事儿,还得让你给我磕头,心下实在是过意不去。”

  董策如此平易近人的态度让赵大会这个从未在官员面前落得个什么好脸的商贾有些受宠若惊,心下一阵熨帖,又是一揖:“瞧大人您说的,为大人效力,乃是小人之本分。再说了,大人出手也是豪爽阔绰!”

  董策哈哈一笑:“少不得你的。”

  他指了指赵大会身后那十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就是他们?”

  “大人慧眼。”赵大会笑道:“一共十六个,其中三个泥水匠两个木匠,都是从宁鲁堡那边儿招来的,西安堡往西那些墩台城堡,他们多半都参与过。剩下十一个都是铁匠,都打过兵器,其中有三人打过甲叶,一人打过火铳。您瞧那位,还是个匠头儿,据说现在大同总兵曹文绍曹大人身上那件儿山文甲就是他打的。”

  董策挑了挑眉毛:“还有些来头。”

  他拍了拍胸口,脸上颇有自豪之色:“不是小人吹嘘,也就是我,换成二个,这么短的时日,也找不到这么多人!能打造火铳甲叶的本就不多,都给看的挺严实,别说孤店,大同镇左近能撬来的小人都给弄来了。”

  “生受你了。”董策笑了笑。

  赵大会回头叫道:“还愣着做什么?你们这帮贼厮鸟,还不赶紧来参见大人?”

  那些工匠赶紧过来,跪在地上向董策磕头行礼。

  董策打眼儿扫过去,他们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看这样子,比流民也强不了多少。这一次基本上都是拖家带口来的,十六个工匠,加上家属到得有六十多口人,他们的婆娘和孩子也是面有菜色,一个个头发板结,脸上脏兮兮的,也不知道多久没洗过了。

  董策瞧着,心里颇有些感慨。

  放在后世,这些都是技术人才,尤其是那几个参与城堡建设,能够画图纸,虽然不是数儿但是懂数据的泥水匠,已经不能是工匠可以称之的了。在自己那个时代,他们绝对是可以凭借着手艺过上不错的日子,甚至还会有个这师那家的称号。但是在大明朝的匠户制度下,他们却是活的形同奴隶。没有一点人身自由,收入极其微博且大半都被管事人贪污,想要去做别的国家又不允许,匠户和军户,可说是同病相怜,是大明朝最倒霉,最可怜的两个人群之一。

  唯一比他们更倒霉,更悲惨的,可能就是当初张士诚等人的部将后代,也就是大明的贱民群体了。

  看他们这样子,就知道活得很不如意,不过,这也让董策信心增加了不少。

  “起来吧!”他和颜悦色道:“从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