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3章 妥协_横刀十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3章妥协

  桓温大军停驻在石头城多日。

  不是他不想东进,而是在等建康朝廷的答复,能兵不血刃最好,多保留些元气,将来多一分力气与梁国大战。

  磨蹭了快一个月,谢安终于慢悠悠的来了。

  “国家风雨飘摇,江东实不可再乱,大司马天下名士,海内之名,当以大局为重。”谢安还是那套老说词。

  桓温在石头城止步不前,谢安有七成胜算说服桓温。

  “安石可知北伐为何屡屡败北?”今日的桓温明显跟往日有些不一样。

  北伐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桓温之前,庾翼、褚裒、殷浩都失败了,而且是惨败。

  见谢安沉眉不语,桓温道:“非将士不效命,非天时不合,非人心不齐,而是朝廷只愿偏安江左,朝廷既然有错,吾当纠正之!”

  “大司马……”

  “荆襄已失,江东岂能独存?”桓温目光如刀。

  “朝廷已经同意立琅琊王为帝,封大司马为楚公,还望明公多多思量。”

  桓温盯着谢安,“试问安石,司马昱、司马奕之流能力挽狂澜,抵御北虏乎?”

  无论谁上台,结局都是一样,都是士族的提线木偶。

  桓温被逼到绝境,已经无路可走。

  荆襄被攻破,晋室几十年的平衡格局被打破。

  谢安眉头皱起,又舒展开,语气前所未有的冷静下来,“大司马如何安置晋室?”

  既然不能劝阻,就只能敞开了说,争取最大利益。

  如何安置晋室,其实就是如何安置谢家。

  “安石快人快语,陛下与诸公无需惊疑,一切照旧。”桓温大喜。

  只要谢安点头,阻力去了一半。

  “魏武两代方行代汉之事,晋室四代方才更替曹魏,大司马虽雄才大略,窃以为当效周文王,急则生变,不妨先领了楚公,入主建康,然后行禅让之事。”

  谢安慢吞吞道。

  “咳——”一旁的郗超咳嗽了一声。

  桓温目光重新锐利起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不必遵循前例,北虏厉兵秣马,不日将南下,非吾恋栈大位,实是为江东百姓计,为建康诸公计,唯有内外大权在吾一身,方可抵御梁贼,大丈夫行事,当仁不让也。”

  谢安斜了郗超一眼,沉默片刻,“大司马既有此志,属下自当效力。”

  “吾若为汉高,安石当为萧何也,江东名士无出安石之右。”桓温大喜。

  这句话等于是给谢安的承诺。

  “大司马稍待时日,属下自去周旋。”谢安拱手而退。

  桓温一直送出门外,低声说了不少悄悄话,连郗超都被排除在外。

  送走了谢安,郗超脸色低沉:“大司马手握五万雄兵,我为刀俎,彼为鱼肉,何必看他人脸色,大军兵临城下,建康自会臣服。”

  “吾非但要他们臣服,还要他们心服,没有士族支持,我上去了也坐不久!”桓温想尽力得到士族豪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