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2章 借势_横刀十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忧虑。

  尤其近日,传言只要北上,梁国便分田赐宅,吸引了不少人。

  权臣之路永无止境,不进则亡,桓温需要借北伐迈出最后一步,亦需借北伐凝聚人心。

  “不错,北伐势在必行,不必多言,诸位各尽其职,各安其事,吾立即上书朝廷,奏请北伐。”桓温大袖一挥,决心已定。

  不数日,建康便收到了桓温的奏表。

  “数年不战,人心离散,畏北虏如虎,前有伪史问世,后有忠奸录出,北虏亡我之心不死,今庚戌土断颇见成效,府库充足,将士用命,当奖励三军,激励士气,携东关胜势,一股荡平寿春,全据淮南,国家方可图久安之计也……”

  王坦之抑扬顿挫的念了出来。

  谢安沉眉不语,王彪之闭目沉思。

  司马昱一脸烦躁,“哼,桓温竟真敢北伐。”

  原本以为桓温不敢北伐,所以故意鼓动,只要桓温退缩,便有怯战之心,然后他们运作一番,可以借此事打击桓温声望。

  没想到桓温来真的。

  “北伐又如何,我等在后掣肘,他还能成事否?北伐大败,桓温有何颜面见天下人乎?”王坦之叫嚣道。

  谢安淡淡道:“不可,前次北伐失败,梁军饮马长江,此次若败,梁师必下长江,试问江东何以拒之?”

  此言一出,众人不禁又沉默起来。

  “难道全力协助桓温北伐不成?”王彪之亦深恨桓温。

  满朝文武,也就王家敢如此。

  桓温掌权,损失最大的便是王家,王与马共天下,有可能变成桓温一家独大。

  “大司马未必真要北伐,而是借北伐凝聚人心、激励士气,北攻合肥,兹事体大,未有两三年准备,焉能成事?”谢安是除郗超外第二个看穿桓温心意之人。

  喊着北伐,不一定真要北伐。

  就算北伐,什么时候出兵,什么时候动手,都大有讲究。

  桓温虽然两次北伐都失败了,但其兵略,依旧为江东之最,不会不知道北伐时机未到。

  而如此叫嚣北伐,还能牵制梁国,响应氐秦。

  梁国大军压在西面,窥望关中,苻坚压力极大,桓温总要做点什么。

  不然在盟友面前过不去。

  “原来如此!”司马昱叹了一声,“他要北伐,便让他北伐去,我等静观其变即可。”

  “然则,梁国斥责当如何应对?梁若真出兵伐我……”

  这几天面对梁国使者韩绪的,都是王彪之,低头挨训,抬头陪笑,滋味实在不好受,更让他担心的是黑云军再次南下。

  几人目光都投向谢安。

  谢安神色还是那么和缓,思索一阵后,慢悠悠道:“梁之宿敌,秦也,秦未灭以前,定然不会南下,且大司马虽进取不足,防守有余,东关、濡须、襄阳、樊城皆在,江东可保无虞。”

  梁国斥责的越厉害,越是不会南下。

  江东当孙子憋了这几年,也积累了些实力。

  “不错,即便黑云军南下,要烦心的也是桓温,我等急什么?他桓温不是想篡位么?先去过梁国这一关!”王彪之眉头舒展开来。

  言语之中,对桓温的忌惮还在梁国之上。

  有氐秦在,江东其实没那么大的压力。

  魏蜀吴三国鼎立了六十年,如今梁国虽强,未必强过当年的曹魏。

  而氐秦实力远胜当年蜀汉。

  江东君臣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王导时的“克复神州”变成了偏安,对收复故土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