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6章 秦晋_横刀十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也!”苻融自幼能言善辩,惊才绝艳,下笔成章,耳闻则诵,过目不忘。

  “哈哈,天王谬赞矣!”桓温最喜名士做派,苻融投其所好,是以气氛极为融洽。

  见火候差不多了,苻融直奔主题,“如今天下,一强二弱,秦晋若不能结盟,必为梁国一一剪灭,秦愿奉晋为正朔,成两家之盟好,效仿三国之吴蜀,共御强梁,一方有难,另一方支援,齐心协力,成三足鼎立之势。”

  前次北伐失败之后,桓温痛定思痛,不敢再轻言北伐,全力防守,休养生息,只想守住江东半壁江山。

  然则梁国步步紧逼,动不动就威胁出兵,军事讹诈。

  这段时日,还弄出了《晋书》,晋朝都没灭,晋书就先出来了,提前给江东送葬……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梁对秦是伐兵,对晋则是伐心,一寸一寸夺取晋室的正统。

  这两年不断有江东士人北投梁国,再这么下去,江东的人心也就散了。

  “汝家无故攻我汉中、蜀中,如何结盟?”一旁的郗超声色俱厉。

  结盟可以,但怎么结,大有门道。

  苻融云淡风轻,并未被郗超的厉声所慑,“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大司马亦北伐关中,伤我将士甚重,既然我兄长都愿放下仇隙,大司马海内名士,何必纠结于往事?为表诚意,秦愿归还蜀中!”

  “归还蜀中!”

  其他将吏窃窃私语起来。

  桓温亦脸上一喜,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如今的他正缺这种功劳,弥补北伐失败造成的影响。

  不过郗超却并不上当,“蜀中原本就是我家囊中之物,随时可取之,何须你家归还,真若有诚意,不如将汉中一并归还!”

  汉中的意义比蜀中强多了。

  苻融察言观色,知道桓温早已心动,两国结盟早已势在必行,桓温不过是想趁机多拿一些而已,当即冲桓温拱手,“汉中乃关中门户,大司马拿汉中,伐梁耶,伐我耶?在下诚心而来,未想大司马拒之千里,大伤远人之意,岂不闻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之理?”

  郗超与桓温对望一眼。

  氐秦肯定不可能将汉中拱手让出,真若如此,苻坚这个天王也就当到头了。

  交出蜀中,对苻坚威信影响甚大。

  “博休言重了,晋秦结盟,势在必行!”桓温直接给这次谈判定了基调。

  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岂肯束手待毙?

  桓温虽然屡战屡败,却从未忘记过兵败之耻之恨。

  当年桓温年仅十八,为报父仇,枕戈泣血,置刃杖中,混入仇人家中,手刃仇敌。

  如今梁国骑在他头上,这口恶气怎么可能咽下去?

  桓温继续推行庚戌土断,训练士卒,严明法纪,为的不是给梁国当孙子,而是报仇雪恨。

  梁国在北方打造战船,训练水军,要对付谁,不言而喻。

  即便想要偏安江左,也许正面击败梁军一次!

  桓温这几年一直在为此暗中准备着。

  所以氐秦需要江东,江东亦需要氐秦挡住梁国的巨大压力。

  “大司马英明!”苻融拱手一礼。

  有桓温一锤定音,剩下的就是各种细节。

  秦国需要晋国的粮草、军械,晋国需要秦国的战马牲畜,两边一拍即合。

  “在下还有一计献与大司马,或能助大司马破江淮梁军。”商议了一个大概之后,苻融朝桓温拱手一礼。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