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0章 推行_横刀十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势,须问一问朕麾下将士同不同意,天下人口六成在关东,苻坚、桓温安能与朕相抗!”

  三国鼎立之势成型,是因为曹操赤壁之败、汉中之败,给了刘备孙权机会。

  李跃不会犯这种错误。

  别管苻坚、桓温怎么蹦跶,关东只要稳住,他们就没机会。

  三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汉末以来,纷乱两百载,统一乃人心所向!”常炜居然也引用鸿胪吏们的口头禅。

  虽说都知道桓温会北伐,但桓温却迟迟没动手。

  即便秋收之后,也静悄悄的。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李跃要忙的事情很多,没功夫把所有精力都花在南边,只令魏山率两万黑云军镇守许昌,徐成一万步骑镇洛阳。

  数月之前已经率数千精锐南下寿春,加上合肥的梁啸部,挡住桓温的第一波攻势不难。

  今年虽然不是丰收,但收成还不错。

  百姓安居乐业,地方上颇为平静。

  投入大量人力之后,国中教化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将算法口诀和三字经刻在木板石板之上,立于诸城之中,由鸿胪吏每日教习百姓。

  虽然短时间内还看不到成效,但种下种子,总会开花结果。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开化吾国吾民,是一个皇帝的使命。

  当然,任何事推行下去都不容易,永远都有反对势力和守旧势力。

  羯赵立国几十年,已经形成了惯性。

  尤其是幽州新收复的地盘,原本就是投降过来的,夷狄居多,聚族而居,自成领落。

  “既不能以王化化之,当以刀剑化之,拒不习汉言者,皆斩!”李跃没有惯着他们,直接颁下一道杀气腾腾的诏令。

  跟他们讲宽仁没用,他们只听的懂刀子挥舞时的声音。

  比起冉闵的杀胡令,李跃要宽仁多了,既然不想融入华夏,那就送他们上天。

  这时代的规则就是如此。

  诏令下达,本以为他们会抵抗,谁知黑云军提着刀上去后,一个个都乖巧的念起了三字经……

  “一群贱骨头!”李跃心中暗骂了一句,算是明白了怎么跟他们打交道。

  三句好话比不上一耳光下去。

  想要推行汉化,就需要改进文化的载体。

  竹简太过笨重,缣帛太贵,不是一般人用得起。

  不过这时代纸张早已出现。

  李跃在山阳铁坊旁修建了一座纸坊,造纸技术早已成熟,先秦时代已经出现,经过两汉的不断改进,非常适合运输、书写,大大简化了办公流程,提高官府运行效率。

  缺的是推广,而不是技术。

  如今梁国的工匠早已形成体系,李跃投入些许人力物力,一座大纸坊便拔地而起。

  材料都是现成的,就地取材,麻、楮皮、桑皮、青藤、竹皆可为原料。

  李跃亲自设计流水线,不到半个月,第一摞纸便应运而生。

  色泽偏黄,不如左伯纸那般细腻,但已经能满足书写的需要。

  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精品纸也造了不少,细细碾磨,掺些米浆,加些香料,成型之后,再经磨光,一张带着香气,洁白、平滑的精品纸问世。

  廉价纸的问世,最大意义便是打破士族豪强对知识的垄断,加快知识传播的速度。

  “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李跃下了一道诏令,全国推广用纸取代竹简。

  同时也允许民间自行造纸,到达品质要求后,由官府购入。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