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七十九章 第一步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使用。也常常运用在旗帜上。他用五角星作为比喻,也是为了表达必胜的信心。

  到了现在,贾拉里才算是真正的相信苏联并没有抛弃伊朗、当然这也是一些苏联盟国的担心,毕竟从中程导弹销毁到苏联从东欧撤军,欧美国家尤其是部分美国媒体都在宣称这是新保守主义的伟大胜利,共产主义浪潮的蔓延已经被击退等等……

  苏联确实是在后退,这种情况也让苏联的盟国出现一些异动,其中嘴不稳的地方,就是中东的苏联盟国,这些国家往往只是把宗教压制住,毕竟不是人人都是阿明那种领导,阿萨德、穆巴拉克都算是铁腕人物,却也只是把矛头对准了最极端的宗教势力,不敢全面开战。

  “处理完我们自己的事情还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当中,伊朗和伊拉克,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以温和的态度对待沙特,但是要以适当的力度对本国的民众表明,现今国家出现的困难,根源在于海湾那些酋长国和美国之间的勾结,达成对石油垄断的目的。”邪路否贴近对方的耳朵面授机宜,迟早要打,现在就要做出舆论。

  不过煽动舆论又不能太过火,沙特对这两个苏联盟国也是很警觉的。所以在外交上仍然要温和的沟通,而在国内激发怒气的过程中,政府不但不要参与在内,还要进行适当的打压。

  适当的打压会提升民众的耻辱感,渐渐积累之后在适当的机会引导冲着那些酋长国发泄不满,到时候就可以顺势开战了。什么叫民心可用,这就是……

  不过除非已经下定决心,不然不要总是撩拨民众去发泄怒火,不然人民很容易生出本国政府很怂的感觉,到时候一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公共知识分子就会出现。

  贾拉里点点头,在怎么控制民众的这个领域当中,这位克格勃出身的总书记就算不是世界上最专业的一个人,也是最专业的那批人。多听听绝对没坏处……

  至于潜移默化的教育,就不用谢洛夫去说了,不论是伊朗还是伊拉克,他们的历史教科书当中,科威特和巴林都是两国从古至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被万恶的帝国主义夺走了,科威特是被英帝国主义夺走,巴林是被美帝国主义夺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件事谢洛夫恰好知道,两国的历史教科书都是瓦莉娅做教育部部长时候亲自过问编写的,淡化苏联和两国的矛盾。

  “到时候,苏联红海军会在沙特外海进行演习,挑起对抗为伊朗创造条件。你们可以放手的收拾巴林,只要从陆地上占据优势,就没有问题。”这个时候谢洛夫反而不在乎了,抓住伊朗人民党的总书记进行洗脑,灌输美帝国主义陆地力量不堪一击,只要第五舰队被苏联红海军引走,伊朗就放心大胆的开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